【甲】余幼时即嗜学。 【乙】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作者:未知文章ID:45753浏览:

【原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问题】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走】送之(    )
    (2)【卒】获有所闻(    )
    (3)【因】忘其猪而听经(    )
    (4)见而欲【笞】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3分)

【参考答案】
    8.略
    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分)
    (2)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去寻找他。(注意“怪”的意动用法)(2分)
    10.围绕“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来谈感受。(联系实际1分,感受2分)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春秋》这本经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重阳

    【原文】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

  • 次韵孔宪蓬莱阁

    【原文】 次韵孔宪蓬莱阁【1】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原文】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

  •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原文】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游子吟 题李凝幽居

    【原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