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逸马杀犬于道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问题】
9.对选段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如果让你们撰写史书,再多卷册也写不完。
B.这样使得你们撰写史书,很多卷册都写不完。
C.即使让你们翻阅史书,再多卷册也看不完
D.如果让你们翻阅史书,很多卷册都看不完。
10.下列三句句子都在写相同的“一事”,即“奔马毙犬”。但是。A句和B句的不同处在于【 】:B句和C句的不同处在于【 】(4分)
A.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B.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C.逸马杀犬于道。
11.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在写作时要【 】。(4分)
【参考答案】
9.(4分)A
10.(4分)(叙述)A、B句的主语各不相同
B句相对啰嗦(或者说C句更加简洁)(或者从语序角度、过错方角度回答,也可以)
11.(4分)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