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问题】
(1)文段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 】。(2分)
(2)下面是王亮同学阅读本段所做的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向往自由和独立的生活。
B.主人公怀揣梦想,风里来雨里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到了属于自己的车。
C.作者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主人公生活的艰辛以及那辆车对他的意义。
D.选段语言幽默风趣,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忍俊不禁。
【参考答案】
【分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解答】(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选段中的他是祥子,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写作手法和语言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
ABC.正确;
D.有误,选段语言通俗朴素,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同情。
故选:D。
答案:
(1)《骆驼祥子》
(2)D
【点评】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或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