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莫若求己

发布时间:2021年3月31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7434浏览:

【原文】
    求人莫若求己
    ①邻家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就差两分达到重点中学提档线。而孩子又满心希望能到较好的中学读书。于是,家长便找一些跟学校能搭上界的朋友来帮忙。打听来打听去,最终还是因这几分之差而难以如愿,即使愿意每年掏不菲的学费。
    ②这一趟儿下来,人没少找,电话更没少打,可结果还是难以如意。这件事,也让家长和孩子都体会到,假如考试稍微再考得好一些的话,就不用再求爷爷告奶奶满世界找人了,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学校。
    ③【有道是,人生在世,谁也不是在"一人庄"上住着,谁家也没有"万宝全"。】大事小情,生活中极少有不求人的人,与之相对应,也难免或多或少被别人来求。就拿过去农村来说,那会儿,家家户户大都生活过得紧巴,小到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大到盖房上梁、婚丧嫁娶等。这些,总少不了要到街坊邻居家去借,也少不了要去亲戚朋友家求援。类似这样的事,都免不了要求人,也少不了被人求。因为,大家都明白,这类互相有求、相互帮助的事,谁家也免不了,彼此搭把手、救救急,都很正常,也都能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办很多事情,小到吃喝拉撒,大到住院看病生孩子,再到那些功名利禄之类,不少人都习惯去跑关系找熟人"走捷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去求人或被人求,怕是概莫能外。
    ④但凡事也都有个度,有个例外。有些事情,怕是不好求人帮忙,别人也不好帮或帮不上忙的。还是老话说得好,自助者天助之,求人莫若求已。
    ⑤求人莫若求已,就得有一股子志气。凡事立足自主,依靠自力更生,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恐怕是再靠谱不过的。做人有志气,自强不息,才能自主自立。面对困难艰险时,也才会愈挫愈勇,咬定青山不放松。那些原本需要去求人的事情,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迎刃而解。
    ⑥求人莫若求己,就得有一股子骨气。一有事就求人,多多少少难免会低声下气去堆笑脸说好话,乃至请客送礼,自然就会有失尊容,乃至尊严。结果还不一定能如愿。所以说,与其低三下四去求人,倒不如挺直做人的胸膛和脊梁。凡事不苛责于己,不苛求于人,不苛意于果。我的地盘,我做主。有事靠自己,靠实力,结果顺乎自然,方不失做人的底线与本色。
    ⑦求人莫若求己,还得有一股子静气。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能养心,宁静方能致远。多一些静气,才会少几分戾气和躁气,多一分定力,也才能从容大度处事,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处之安然。时时事事掌控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少一些患得患失、焦虑不安,便会多一些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如此,自然就会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幸福,也自会悄然来敲门。
    ⑧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说到底,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实力和定力。

【问题】
    12.请梳理本文的论证结构。(3分)
    1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何表达作用?(3分)
    14.怎样才能做到"求人莫若求己"?(3分)

【参考答案】
    12.文章①-②段用邻家孩子参加中考的事例引出有关“求人”的论题;然后3-④段通过分析,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求人莫若求己”;接着⑤~⑦段从三个方面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求人莫若求己;最后⑧段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13.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一人庄”比喻人不是孤立的生活,“万宝全”比喻人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生活中极少有不求人的人,与之相对应,也难免或多或少被别人来求”的观点。(或生动形象地论述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去求人或被人求,怕是概莫能外。”)
    14.求人莫若求己就得有一股子志气,就得有一股子骨气,还得有一股子静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