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其二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3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作者:王昌龄文章ID:48976浏览:

【原文】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问题】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人牵马饮水渡过了塞下大河,尽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风凛冽。
    B.虽已日近黄昏,但因为平沙莽莽无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见临洮城。
    C.诗人联想起昔日的烽火战事,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
    D.黄尘迷漫是边塞古今一贯的特点,但片片野草间仍能见到零乱的白骨。
    ②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开头两句写景,分别点明了诗人活动的地域和季节特点,也有明显的叙事意味。
    B.“风似刀”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逼人的寒意,与平沙黄尘的环境协调一致。
    C.诗人追思历史之后,“黄尘足今古”一句使景物与情思紧密联系,衔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秋水”、“平沙”、“黄尘”、“蓬蒿”等意象,写出了凄清、忧伤的意境。
    ③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与杜甫《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都写到了古战场,两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共同之处?两处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3分)
    思想感情相同之处:【    】
    表现手法不同之处:王诗【    】
    杜诗【    】

【参考答案】
    ①C
    ②D
    ③思想感情:都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的同情、感慨。(1分,意思对即可。)
    表现手法:王诗:通过对塞外古战场黄尘、白骨、蓬蒿等具体现实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使用陈述的语气,含蓄自然。
    杜诗:“君不见”三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表现出青海古战全景;“无人收”则直抒胸臆,渲泄出怨愤之情。/使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强烈的感情色彩。(2分。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即可。)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月夜忆舍弟①

    【原文】 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原文】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

  • 归园田居(其一)

    【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戏答元珍

    【原文】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②,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

  • 柳 咏柳

    【原文】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

  • 闻雁(韦应物) 寒塘(赵嘏)

    【原文】 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