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特殊的地狱、状态,也是乡愁的催化器。比如。余光中若非孤悬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1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0733浏览:

【原文】
    某些特殊的地狱、状态,也是乡愁的催化器。比如。【余光中若非孤悬海外,饱尝家国阻隔之苦,未必能写出那愁肠百结脍炙人口的《乡愁》吧?】①,比如黄昏,也是乡愁的酵母。尤其对于独在异乡、对新环境充满陌生、疏离感的过客,“黄昏莫凭栏。凭栏欲断肠。”为什么断肠?黄昏那熟悉而匆忽的氛围,多么轻易地勾起我们对故土、家人的那份亲切而沉郁的乡愁呵!早年一个黄昏,我在青海德令哈城边漫步,忽见身边驰过一辆满身泥污的卡车,眼光掠过尾牌时,我竟忘情欢呼,追着汽车一顿傻跑,直到听不见的汽车绝尘而去,才发觉自己竟湿了眼眶。只因我邂逐的是一辆江苏来的车!此时此地,这平素漠不在心的汽车车牌竟成了亲切多情的乡愁之载体!
    儿子在巴黎定居,我去那儿长住。那地方可谓风情万种、事事俱足,我却不知为何渐而陷入某种迷离。直到有一天我在塞纳河的桥上,极目凝望着水上缓缓流淌的烂漫晚霞,心头突地一下,竟跳出崔颢的诗句:“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楼上使人愁。”
    乡愁呵,②,不要忘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和家?

【问题】
    18.下列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
    A.比喻    排比    引用
    B.比喻    对偶    借代
    C.比喻    设问    引用
    D.比喻    拟人    借代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余光中如果没有漂泊海外的经历,也写不出脍炙人口的《乡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4分)
    答:①【    】
    ②【    】

【参考答案】
    18.C(比喻,如“某些特殊的地域、状态,也是乡愁的催化器。”“比如黄昏,也是乡愁的酵母。”设问,如“为什么断肠?黄昏那熟悉而匆忽的氛围,多么轻易地勾起我们对故土家人的那份亲切而沉郁的乡愁呵!”。引用,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文中未使用排比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C项。)
    19.①句运用了疑问的句式,运用“未必能……吧”不确定的商讨语气,语意委婉,易于传达浓郁的愁情;②原句中“孤悬海外、饱尝家国阻隔之苦”愁肠百结”陈述的更加具体形象,突出了个人经历与产生乡愁的必然联系。(每点2分,酌情给分)
    20.①而某些特殊的时段
    ②莫非你是在呼唤我(每点2分,酌情给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月夜二首

    【原文】 月夜二首 王守仁【1】 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

  • 暮过山村

    【原文】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

    【问题】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 生于忧患 的理解...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

  • 题临安邸①

    【原文】 题临安邸①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