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集 > 作文 >

欲速则不达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12月10日作者:未知文章ID:50878浏览:

【问题】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顺治七年冬,书生周容前往镇海县城,小书童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跟随其后。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周容问一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城门还开着吗?”摆渡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周容觉得摆渡人是在戏弄人,便带小书童快速前行。城门在望了,急着赶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摔断了,书散落一地。等他们把书整理捆好,城门已关了。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了摆渡人那番话的意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能把这个道理明悟透且又能把这个道理溶入生活当中去的人,古往今来,却少之又少,就连苏轼这样的高智商的才子,也不例外。
    有一则小故事是讲苏轼带着书童背着他那百卷圣贤书去外地的一座城市去上任,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城市的轮廓了,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到底还要走多远,离城市还有多远,谁也不知道。就在夕阳西下时,苏轼在一个三岔路口遇见了一位头发皆白的老者,苏轼走上前去行了一个礼,问道:“老人家,请问离远处的那座城市还有多远?要走多远?”老者答道:“此处离城约有五、六里路。”老者这时又慢慢地停了一下:“老夫打量了一下你与你书童背上的书卷,如果不出意外,行得慢半个时辰,行得快一个时辰。”苏轼一听,大为迷惑,快走晚,慢走早到,这是哪门子的道理?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于是,苏轼大步迈出,紧走慢赶,快步走起来,只留下老者的叹息声。眼前城市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隐隐地已经可以看见城墙上的飘扬的旗帜了,可就在苏轼和书童两人兴奋之时,只听“哗啦”一声,书童用来背书的绳子断了,书散了一地,苏轼二人好不容易把书拾了起来,却再也无法把绳子接起来,不得已,只好你背一叠,我抱一堆,缓缓地向前走。一瞬间,苏轼终于明白了老者的话。
    无知的人可能会认为那位老者是神人,因为他预知事情发展的结果.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玄之又玄。正所谓“经验出智慧”,一个长期从事农活的人,自然知道“挑水不能快跑,拔苗不能助长。”走得越快绳子自然松得越快。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苏轼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被“欲速则不达”闪了腰。
    但有时候,人被某种欲望所占领时,经验也就显得无关紧要。有些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却牺牲了环境,经济是上去了,可子孙后代怎么活就不管了。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升学率是上去了,可是学生的自尊心却被这功名心给毁坏了。人都有欲望,有的希望一鸣惊人,有的希望一夜暴富……在这些欲望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理智一点呢?
    “欲速则不达”,想要明白他的意思很简单,领悟起来也不难,但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却还要用心体会!
    解析:故事讲述的是周容带着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的小书童到镇海的事。构思角度可从摆渡人、周荣和小书童角度思考,从摆渡人的角度分析,摆渡人之所以说慢走城门还会开着、快走城门恐怕会关上,是因为看到了小书童身上的书。从周容和小书童赶路的角度分析,周容没有听懂摆渡人的话,结果书散了、城门关了;周容通过已关闭的城门,明白了摆渡人的话的内涵。
    由此可立意:①欲速则不达;②做事不可一味求快;③行百里着办九十,越是胜利在望,越要小心谨慎;④细心思考别人的话(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言外之意),等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让知耻成就人间正道

    【问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

  • 为自己代言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

  • 可爱的“森林之王”

    导读: 本文优点有三:一、能抓住一个猛多角度地写出玩具虎的特点。从较典型的活动环...

  • 尊重

    一个晴朗的夏日,知了在树上高亢地叫着,而梁老师却认为知了在为他唱:祝你生日快乐。...

  • 两条鱼

    他很有出息,考上了省高级中学。一眨眼,就到紧张的高三了。 这是两个乡下人,年迈的...

  • 秋雨

    这几日,不见了火辣辣的太阳,好兴致的秋雨正连绵不断地下着。 秋雨不同于豪爽的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