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技赠写真李山人 庖丁解牛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215浏览:

【原文】
    序技赠写真李山人
    (明)吴承恩
    通州李子北游于淮阴,馆于蒋氏。李子素善貌人,其留于淮也,缙绅国人咸求之貌。其貌人也,十尝得十。或者问曰:“子之于技也,习矣乎?子而貌人,十尝得十,何也?”
    李子嘻曰:“余非技人也,而游于技;余非习于技也,而与技偶。
    始余挟策读书,出游于都邑,鲜然与人群,见夫老少者异状,肥瘠者异质,黔皙者异色,长短者异形,妍丑者异姿。余嗒然而神怡,春然而心融,少焉触然而警中。是故余志其形体,余志其耳目口鼻,余志其须眉,余志其颔颐,余志其权,余志其辅①既而和墨配色,濡笔焉而加之素,恍然若觌②人焉。故余貌之人也,十而失五六者鲜矣。久之,余益与人习也,于是舍其格,遗其形,求之于俯仰,求之于瞻眺,求之于笑貌,求之于态,求之于情,吾心或若戚然其有谋,犂③其有酬,于是和墨配色,濡笔焉而加之素,若与斯人笑语謦欬④焉。故余之貌人也,十而失三四者鲜矣。今余貌人多矣,余不能为心矣,余忘余技矣。有求余貌者,余不知其貌若是耶?态若是耶?但余隐几而坐,忽焉若觌于斯人于素,又忽焉若见斯人矜色而待余,又忽焉若见紫气于斯人眉宇之间,于是余急起而图之,又不知孰使余起耶?孰使余图之耶?孰使余不肖耶?故余之貌人也,不知十而得一耶?十而失其九耶?十而得十耶?十而不失其一耶?——余又安知技!”
    于是淮南吴生闻之叹曰:“善哉。技可以语学矣!彼君子始而张弓,既而云行水止,而天游焉天下乎,畴靳⑤哉?熙熙神应之矣——是谓凝化。”
    【注】①辅:颊骨。②觌(dí):见。③犂(lí):明确。④謦欬(qǐngkài):言笑。⑤畴靳:意指“收放”。
    庖丁解牛
    (战国)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
    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问题】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突出李子画技高超的一项是(3分)
    A.李子素善貌人
    B.缙绅国人咸求之貌
    C.余非技人也,而游于技
    D.出游于都邑,鲜然与人群
    9.请根据《序技赠写真李山人》《庖丁解牛》的文意,概述“李子貌人”“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完成填空。(6分)
    10.上面两篇文言文画线语句中的“嘻”字,分别流露出李山人与文惠君怎样的情感?请简要作答。(4分)
    11.李子貌人、庖丁解牛,都经历了由技而道的过程。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是
    (2分)

【参考答案】
    8.(3分)D
    9.(6分)①志人形体(志其外形)
    ②出神入化(得心应手……)
    ③目无全牛(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0.(4分)李山人的“嘻”表达了他对单纯追求技巧的做法的轻视之情、对自己作画之道超越了技巧的自得之意(答出一方面即可得2分);文惠君的“嘻”表达了他对庖丁解牛技巧高超的赞叹之情(2分)。(每点中情感及其产生的原因各1分,意思对即可)
    11.(2分)示例:把握事物规律,就可超越技巧,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扣住“由技而道”谈启发,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译文】
    序技赠写真李山人
    (明)吴承恩
    通州的李先生往北游历到了淮阴,住在蒋氏家中。李先生向来擅长给人画像,他在淮阴停留的时候,官员百姓都来请求他给自己画像。李先生给人画像都十分逼真。有人问他:“你的画技,(是)反复习得的吗?你给人画像,都画得那么逼真,(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先生嘻笑着说:“我本不是画匠,却能自如地运用画技;我并非反复练习技艺,而能与画匠相匹敌。
    起初,我勤奋读书,去京都游学,(喜欢观察)与众不同的人,看见那些老者、少年不同的外形,肥胖、瘦弱(的人)不同的形体,黑白(的人)不同的肤色,高矮(之人)不同的身长,美丑之人不同的姿容,我便怡然忘怀,兴奋和乐,一会儿,内心有所触动而感觉敏锐。因此,我(便)记住他们的形体,记住他们的耳目口鼻,记住他们的胡须、眉毛,记住他们的下巴、面颊,记下他们的颊骨。不久,便调和好墨汁,调配好颜色,沾墨润笔而画在白绢上,就好像见到了这个人。所以我给人画像,十分失之五六分的情况是很少的。
    时间长了,我对人更加熟悉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舍弃了他们的模样,忘掉了他们的形体,在(人)俯仰之间、远望之际、笑颜神态、性情方面(不断)探求,我的内心有时好像清楚了,便有想法;明确了,便有规划。这时便调和好墨汁,调配好颜色,沾墨润笔而画在白绢上,就好像和这个人不停地言谈说笑。所以我给人画像,十分失之三四的情况是很少的。
    现在我给人画的像多了,我就不把技艺放在心上了,已经不计较我的画技了。有人请我画像,我已不在意他们的相貌、神态是这样吗?只是和(他们)倚靠着几案而坐,忽而觉得平素见到过这个人一样,忽而感觉到这个人似神色庄重地等待我,忽而似乎看见这个人眉宇之间透出富贵之气,这时我赶紧起身作画,可又不知道是什么让我起身?是什么使我作画?是什么使我画得逼真?是什么让我画得不像?所以我给人画像,不知道十分能像一分,还是能像九分,或是完全逼真,或是一点都不像?——(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又怎能知道技艺!”
    于是淮南吴生听后叹息道:“好啊,从技艺可以谈谈学习的道理了!君子起初(只是)拉弓,不久行止自由,继而放任自然,收放自如,(这是)心领神会的境地——也就是所说的‘凝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