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白朴文章ID:52241浏览:

【原文】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①
    白朴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②,浮绀宇③,铁瓮④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⑤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注:①采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
    ②金焦:金山,焦山。
    ③绀(gàn)宇:寺庙。
    ④铁瓮: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三国时孙权所筑。
    ⑤石冢:东晋高官王敦的参军郭璞之墓,在金山下。

【问题】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落日”三句既展示出镇江山川的雄伟,又表现了它的历史沧桑感。
    B.“遥望”三句是说石冢历经千年,遭遇无数次劫难,任人随意挖掘。
    C.“桑梓”三句惊叹家国的沧桑变迁,心中涌起悲凉之情和无奈之叹。
    D.“一声”两句倾吐满腔愁怨,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很大想象空间。
    15.在横线处按要求填空。(8分)
    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与这首词“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位置对应的词句是【    】,【    】,【    】。
    ②本词中“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一句由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一句化用而来。
    ③《窦娥冤》的作者【    】与白朴同于属“元曲四大家”。《窦娥冤》中的主人公在幻想破灭后,将天地鬼神一起咒骂:“地也,【    】!天也,【    】!”这惊天动地的呼喊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愤怒声讨。
    16.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白朴的这首词,都从“江山”写起,分别描绘登临镇江北固山上的北固亭、多景楼所见景象,抒发感慨。试比较分析两词上片所抒发的感慨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
    14.(3分)B(历经劫难,郭璞墓都没有被人发掘,至今完好无损)
    15.(8分,每个横线处全对得1分)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②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
    ③关汉卿,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6.(6分)
    【评分标准:分析每首词各3分(说出每首词的整体感慨1分,结合该词具体内容作简析2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答案示例】
    辛词上片从江山写起,抒写江山依旧英雄难觅豪杰不再的感慨。辛词由“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巷陌”引出孙权、刘裕,他们百战创业、英武非凡,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而白词上片也从江山写起,抒发雄壮奇伟的江山依然如故、古今英雄豪杰在此也层出不穷的感慨。白词通过“南州风物”“潮水”“沙鸥”等意象展示江山的雄壮奇伟,抒写由衷的赞美和喜悦之情,同时又通过“落日”“金焦”“铁翁”等意象写出残垣断壁、森严肃穆的情景,显现出历史沧桑感。作者一反物是人非的窠臼,“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互为因果,不随岁月的变迁而消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