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 天末怀李白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作者:杜甫文章ID:52506浏览:

【原文】
    春日忆李白①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天末怀李白②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年(746)或六年(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②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问题】
    ①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日”诗开头四句,热烈赞美李白的诗冠绝当代。赞美李白“诗无敌”,即使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的诗也比不上。
    B.“春日”诗第三联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末联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
    C.“天末”诗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反而问远人:“君子意如何?”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D.“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冤魂”指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日”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赞语坦荡、真率,表现出杜甫对李白诗的钦仰。
    B.“春日”第三联写离情。“春天树”和“日暮云”并没什么奇特之处,却有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着重抒发杜甫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C.“鸿雁几时到”因虑潇湘洞庭江湖秋水多,二人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唯寄语以祈珍摄。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D.“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一憎一喜,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
    ③这两首诗都是杜甫怀念李白抒情名作,但两首诗思想内容和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5分)
    答:【    】

【参考答案】
    ①A(应为承上赞美李白的诗象庾信那样清新,象鲍照那样俊逸。)
    ②B(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象“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③要点:“春日”由对李白诗歌飘然不群艺术风格的赞美,引发出再与其团聚,把酒论诗的热切希望,感情深厚无比,情意绵绵。
    “天末”由因秋风感兴而引出对李白的怀念,表现了对身处乱世的友人命运的关切、身世的同情,进而概括出文人达士命运多舛的共性,感情千回百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夜过邵伯湖

    【原文】 夜过邵伯湖 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

  • 绝句

    【原文】 绝句 石懋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②,去日飞毬③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

  • 秋兴八首(其五)

    【原文】 秋兴八首①(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

  • 落叶

    【原文】 落叶 吴嘉纪①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

  • 月夜忆舍弟

    【原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

  • 遇旧友

    【原文】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