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元好问《木兰花慢·游三台》下阕写到曹操,苏轼在《赤壁赋》第三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644浏览:

【问题】
    元好问《木兰花慢·游三台》下阕写到曹操,苏轼在《赤壁赋》第三段中也写到了曹操,二者借写曹操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木兰花慢·游三台①
    元好问②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③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注释】①三台:为曹操所建,三国魏邺都胜迹。下文的“台城”即邺城故都,南北朝时邺都毁于战火。下文的“曹侯墓”“西陵”即曹操陵墓,在古邺城西北。
    ②元好问:金宋元初人,金亡不仕。以金朝遗民身份凭吊魏都,触目兴感,写下这首词。
    ③参军:诗人鲍照,曾作《芜城赋》,凭吊广陵,讽刺竟陵王叛乱导致亡国之事。

【参考答案】
    同:二者都感叹曹操生前的辉煌业绩于今已经消逝不存,抒发了历史兴亡、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叹。(2分)
    异:元词下阕,先写曹操“风云奔走”业绩的不易,后写曹操墓西陵的荒冷,对比之下“对酒当歌”已成虚名,而“怅西陵遗恨几时平”。表面说是曹操“遗恨几时平”,倒不如说词人自身为现实而“遗恨”不平!言外寄托着词人对故国沦亡的深沉悲痛(黍离之悲)。(2分)苏轼在《前赤壁陚》第三段中也写到曹操,先曹操当年“舳舻千里”,“横槊陚诗”,可谓“一世之雄”;再发问“而今安在哉?”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人生短暂、人生虚无)。(2分)
    【评分标准】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意思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