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蜀中九日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838浏览:

【原文】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今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玄武山:蜀地山名。金花酒:菊花酒。那:奈何,为何。

【问题】
    16.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17.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4分)
    18.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试作简要分析。(6分)
    19.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    】;【    】,下临无地”的景色。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    】”的感慨(3分)
    20.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2分)

【参考答案】
    16.(3分)答案:D(从卢诗注解和王诗题目看,两人都在蜀地)
    17.(4分)参考答案:“积”字用得好,既写出风烟浓重,迷茫一片,是眼前的实景,又写出诗人心中思乡之情的浓厚,情景紧密交融一起。【评标】景与情各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参考答案:相同:鸿雁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同:卢诗看到鸿雁“守信”,在秋季南飞回乡,而自己却客居异地,有家难回,不禁悲从中来。王诗是写自己已经厌恶南方,而质问鸿雁为何非要飞到这里,以此表现思乡之切。【评标】每一点各3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答案: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评标】每句1分。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20.(2分)答案: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评标】答出任意两句即可,每句1分。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原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 6.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

    【问题】 6.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分) A....

  •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原文】 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

  • 月夕

    【原文】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

  • 初晴游沧浪亭

    【原文】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