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0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苏轼文章ID:53918浏览:

【原文】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

【问题】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断山明”一句有远景有近景,远处树林尽头山峰明晰,近处有竹林掩墙。
    B.“乱蝉衰草”一句用蝉、衰草和池塘三种意象,说明词人所处环境有点荒凉。
    C.“杖藜徐步”勾勒出傍晚时分村旁的小道上,词人拄着藜杖徐徐漫步的画面。
    D.“殷勤昨夜三更雨”用拟人手法说明天公毫无情义,故意在昨夜送来一场雨。
    15.“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写景巧妙,动静结合,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翁卷《乡村四月》
    16.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于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但是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却有些不同。请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

【参考答案】
    14.D
    15.C
    16.①描写内容不同:
    《鹧鸪天》写夜雨后第二天散步,《定风波》写散步途中遇雨;《鹧鸪天》词人眼中所见既有衰败的景象,如乱蝉衰草,也有充满生机的景象,如翻飞的白鸟、淡淡香味的荷花,《定风波》词人眼中所见是“穿林打叶”的雨景,“山头斜照”的雨后转晴之景。
    ②表达情感不同:
    《鹧鸪天》写谪居时于无奈之中,词人有短暂的闲适和愉悦,《定风波》写谪居时,词人能看淡身世浮沉、人事变迁,体现了一份旷达洒脱。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D项,“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毫无情义”理解有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选项为内容错误。
    1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表达技巧的分析。题干提示“动静结合”,C项,“惊鹊”“鸣蝉”,两句均为动景。
    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的内容及表达情感分析。属于比较阅读,需要分析分析本词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内容:“沙湖道中遇雨”,《定风波》写散步途中遇雨;“昨夜三更雨”,《鹧鸪天》写夜雨后第二天散步。《定风波》词人眼中所见是“穿林打叶”的雨景,“山头斜照”的雨后转晴之景;“乱蝉衰草”,所见衰败的景象,“翻空白鸟”,有充满生机的景象。情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表现词人有短暂的闲适和愉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