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设想通过“换心”而使“天下垂拱而治”,愚山子与张山来对这一设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分别有怎样的理由?请根据徐芳《换心记》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述。(5分)
【参考答案】
愚山子悲观地认为不可行。原因在于该换心的人太多“换”不过来;而且由于社会黑暗,人们整体素质不高,“好心源”短缺。张潮则乐观地认为可行。因为心可以分为有形之心与无形之心,如果人们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即想换“无形之心”),那么就可能有机会取得进步(即能换“有形之心”)。
【评分标准】
愚山子的观点1分,理由2分。张潮的观点1分,理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