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臣论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作者:韩愈文章ID:54935浏览:

【原文】
    争臣论
    韩愈
    (1)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儿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2)愈应之曰:“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痔。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土,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析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口:‘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注】争臣,也叫谏官,唐代谏官有左右拾遗、左右补阙、左右谏议大夫。阳城与作者同朝为官。

【问题】
    22.选文中作者主要针对问者“【    】”的评价作了旗帜鲜明的回答。(2分)
    23.在作者看来,阳城在位五年的表现可用□□来概括。(2分)
    24.作者援引孔子行为和言论的目的是什么?(3分)
    25.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为钱而做官又怕进谏得罪人,那就应该去守关或打更。
    B.身为言官无一言及政,可见阳城不顾百姓疾苦、朝政得失。
    C有人认为阳城是“有道之十”,而韩愈力辩,深不以为然。
    D.该说话却不说和不尽心进谏却不离开,没有一种可以容忍。
    26.在《师说》和本选段中,韩愈都表现出了敢于力排众议的一面。试联系两文分别说明。(3分)

【参考答案】
    22.“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或“可以为有道之士”)
    23.旷职,旷官
    24.孔子即使身居卑位且贫困也从不旷其职。意在让阳城自我对照,反省并改正尸位素餐的过错。
    25.B.错。选文并未言阳城不关心百姓疾苦。
    26.《师说》中,别人都不愿、不肯、不理解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作者却不畏人讥,主动“好为人师”。本选段中,众人都赞扬阳城是有道之士,作者却认为阳城怠忽职守、不负责任,并撰文点名批评。(3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原文】 采桑子 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

  • 念奴娇·过洞庭

    【原文】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 游南高峰

    【原文】 游南高峰① (明)王世贞 从游指点南高胜,蹑屩攀萝兴不赊。 画里余杭人卖酒...

  • 远游

    【原文】 远游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

  • 水龙吟·莲子

    【原文】 水龙吟 莲子 王夫之 平湖渺渺波无际。难认旧时青盖。荻絮横飞,蓼红斜炫,...

  • 乌衣巷

    【原文】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