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6225浏览:

【原文】
    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
    ②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辙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③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④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节)

【问题】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欲【务】声名者(    )
    (2)惠帝【让】参曰(    )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其治【要】用黄老术(    )
    A.邀请
    B.求取
    C.需要
    D.要领
    (2)岂【少】朕与(    )
    A.轻视
    B.缺少
    C.削弱
    D.不多时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参【为】齐相国/参辄饮【以】醇酒
    B.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帝富【于】春秋
    C.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陛下言【之】是也
    D.醉【而】后去/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20.对第③段汉惠帝人物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心思细腻
    B.沉着机变
    C.宽容敦厚
    D.勇于纳谏
    21.曹参身为汉相而“不治事”,为何能得到太史公的肯定?综观全文,分条概述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6.(1)追求
    (2)责备
    17.(1)D
    (2)A
    18.B
    19.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告诉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即将入朝担任丞相”。过了不久,朝廷的使者果然来召曹参(入朝)。
    20.B
    21.(1)以清静无为的道家理念治国;(2)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符合当时社会需求;(3)在“法令既明”的前提下,萧规曹随,体现自知之明;(4)不治事而“守职”,抓大放小,任贤务实;(5)治理结果取得成效,受到天下人赞誉(答出四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

  • 寒食江畔

    【原文】 寒食江畔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

  • 行路难

    【原文】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注】裘羸马苦难行,僮...

  • 关山月

    【原文】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

  • 南湖早春

    【原文】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

  • 满纸荒唐言 咏菊

    【原文】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