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撇开有关“语言”“言语”的种种迷魂阵,用看待普遍小说的

发布时间:2022年7月30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4965浏览:

【原文】
    当我们撇开有关“语言”“言语”的种种迷魂阵,用看待普遍小说的眼光来看《马桥词典》,我们应当承认,作者有很多写得精彩的地方。在这里,我主要关注的是作者在小说中所表现的某种“世纪末”情绪。这种情绪特别体现在作者对马桥人内心世界中根深蒂固的道家精神的不由自主的欣赏、赞叹之上。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家,一个对中国文化寻根的作者必然会达到道家情怀和道家境界;【甲】另一方面是因为,道家本身就是一种最典型的“世纪末”情绪,因为道家在人类文明的起点上就已经把这个文明的归宿和终点都看透了,想透了。【乙】两千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向人类一切文明的标志:仁义道德、礼法规范、国家体制、科学艺术等一一发出警告,在抵制一切由名言规范形成的任何形式的“本文”。【丙】老子、庄子及其追随者们以猫头鹰的智慧所体悟到的、以身体力行的固执所昭示出来的生命真理,在20世纪下半叶已由西方的哲人们重新发现了。但可惜的是西方人除了在幻想中之外,已再难在他们那个世界里找到这种真理能够生存的土壤。可以想见,如果他们来捧读《马桥词典》,很可能立即把这个地方设想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尽管他们不一定敢到这里来落户。

【问题】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普遍
    B.根深蒂固
    C.典型
    D.尽管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参考答案】
    2.A(3分)
    【解析】普遍,应改为“普通”。
    3.B(2分)
    【解析】乙句冒号应改为“——”。冒号管到句末点号,而根据句义,“文明的标志”的解释仅到“仁义道德、礼法规范、国家体制、科学艺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