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撇开有关“语言”“言语”的种种迷魂阵,用看待普遍小说的

发布时间:2022年7月30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4965浏览:

【原文】
    当我们撇开有关“语言”“言语”的种种迷魂阵,用看待普遍小说的眼光来看《马桥词典》,我们应当承认,作者有很多写得精彩的地方。在这里,我主要关注的是作者在小说中所表现的某种“世纪末”情绪。这种情绪特别体现在作者对马桥人内心世界中根深蒂固的道家精神的不由自主的欣赏、赞叹之上。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家,一个对中国文化寻根的作者必然会达到道家情怀和道家境界;【甲】另一方面是因为,道家本身就是一种最典型的“世纪末”情绪,因为道家在人类文明的起点上就已经把这个文明的归宿和终点都看透了,想透了。【乙】两千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向人类一切文明的标志:仁义道德、礼法规范、国家体制、科学艺术等一一发出警告,在抵制一切由名言规范形成的任何形式的“本文”。【丙】老子、庄子及其追随者们以猫头鹰的智慧所体悟到的、以身体力行的固执所昭示出来的生命真理,在20世纪下半叶已由西方的哲人们重新发现了。但可惜的是西方人除了在幻想中之外,已再难在他们那个世界里找到这种真理能够生存的土壤。可以想见,如果他们来捧读《马桥词典》,很可能立即把这个地方设想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尽管他们不一定敢到这里来落户。

【问题】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普遍
    B.根深蒂固
    C.典型
    D.尽管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参考答案】
    2.A(3分)
    【解析】普遍,应改为“普通”。
    3.B(2分)
    【解析】乙句冒号应改为“——”。冒号管到句末点号,而根据句义,“文明的标志”的解释仅到“仁义道德、礼法规范、国家体制、科学艺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