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一:子夏曰:“贤贤易色①;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材料二: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
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
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注释]①易:改变;色:态度、形色。②致:奉献、尽力
21.“贤贤”两个“贤”字分别解释为【 】,【 】。(2分)
2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信”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21.贤贤:第一个贤,动词,尊重(意动,以……为贤);第二个贤,名词,贤能的人。(每空1分)
22.“信”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立身,立国的重要原则。材料一从个人修养角度,为人处世当“取信他人”;材料二从为政治国角度,应当“取信于民”。(2分)(联系现实)孔子关于“信”的认识对我们今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信”是要符合义理道德的要求。(1分)在交友待人时,诚实守信才能获得友谊和信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治理国家时,守信爱民,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