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前,某市场咨询机构发布《2019年中国95后洞察报告》,其中勾勒了95后群体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现状。对于95后来说,个人偏好和主观体验,才是决定他们为文化娱乐掏腰包的关键因素。他们考虑更多的,不是商品服务本身好不好,而是自己在消费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举例来说,他们评价一部电影好不好,可能并非按照通行的思想性、艺术性,而是“是否符合我的心理预期”“是否让我感受到了诚意”。他们对于负债消费、超前消费的行为,则认为只要“消费时感受到的快感大于负债的压力”就行。
95后群体消费现状高度的个体性、丰富性和多元性,大大拓展了文娱领域消费的广度和深度,培育了很多新产业和新业态。但与此同时,注重主观喜好和情感体验的消费行为,本身也具有高度的非理性。当95后群体无法说明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只能把一切都推给“我喜欢”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无法为自己的行为建立起自洽的逻辑。他们看似具有高度的掌控力,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他们很容易被消费主义俘获,掉进消费主义精心设计的种种陷阱之中。
【问题】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参考答案】
(1)95后群体文娱消费主观与个性化特征鲜明,该倾向让人喜忧参半。
(2)95后需要更理性健康的文娱消费观。一方面文娱消费目的应该是为了让自我更健康、完善和幸福,而非仅仅为了“过瘾”,另一方面这种过于主观的消费行为也很容易掉入消费陷阱,进而让人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