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而诗人显然是少数食莲知味之人,全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5682浏览:

【问题】
    20.“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而诗人显然是少数食莲知味之人,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表达诗人所知之“味”的?
    赣上食莲有感
    (宋)黄庭坚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①,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②,拳如小儿手。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餐恐腊毒③,素食④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⑤。
    (注释)①(jí):本指牛羊角集聚在一起,这里形容莲子挤在一个莲房,尖头一一露在外边。②幺荷:指莲心。③甘餐恐腊毒:香甜的东西吃久了会受毒害。④素食:吃白食,指尸位素餐。⑤制芙蓉裳:用莲花做衣裳,象征人的高洁。出自《楚辞·涉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参考答案】
    20.①通过比喻,如“莲实大如指”“拳如小儿手”等,引出对母亲、兄弟和众小儿的怀念;
    ②借“食苦”与“甘餐”的对比,表达自己立身处世不贪图高位美食,有以尸位素餐为惭的志节;
    ③借助典故,含蓄表达保持高洁情操,与志同道合者一同归隐的愿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