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在与人交往问题上,孔子和孟子对狂者、狷者的态度有何异同?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5683浏览:

【问题】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万章问曰:)“何以谓之狂也?”(孟子)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孟子·尽心下》)
    21.孔子说的“中行”指的是【    】。孟子认为,狂者以古代贤人为榜样,而行为上却难以做到;而狷者指的是【    】的人。
    22.在与人交往问题上,孔子和孟子对狂者、狷者的态度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2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想要与不屑于干肮脏之事的人结交。
    22.同:他们都认为狂狷值得交往。
    异:孔子将狂狷之人一视同仁;孟子认为狂者优于狷者。
    【参考译文】
    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和他们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洁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去做坏事!激进的人勇于进取,耿介的人不做坏事。”
    “为什么说他们是狂放的人呢?”孟子回答说:“他们志向远大,口气也大,总是说‘古时的人,古时的人’。可是考察他们的行为,却不能与所说的话相符狂放的人。如果又得不到的话,就想得到不屑去做有辱自身之事的人来交友,这种人就是狷介之人,这又次了一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