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是一个国家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是反映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这两年,语言生活图景多彩斑斓。围绕垃圾分类产生的指示牌、表情包等语言产品助力社会治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用清新通俗、年轻化和个性化的语言传递主流声音;“我和我的祖国”“学习强国”“5G元年”等新词语、流行语映刻时代印迹,折射家国情怀。
《语言与生活》杂志社将举办以“新时代,新语言”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征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守住语言的纯净
在这个流行语泛滥的时代,很多年轻人以一种夸张、粗暴,甚至具有攻击性的语言进行交流,对此我呼唤:请守住语言的纯净。
当下的很多流行语,都以其干脆有力的特点受到年轻人的喜爱,那些简短的粗话,在交流中让人感到一种宣泄性的痛快,已成了彰显独特自我的方式。殊不知,这种瘟疫般迅疾传播侵染群体的语言,只会使人显得粗鄙无礼,丧失个性。
在这个海德格尔论及的个体价值日益被社会浪潮消解的时代,人们声嘶力竭地想彰显自我,像是被色彩浸染的白纸一样,盲目接受那些标新的语言。但恰如周国平所言:“创新不是标新,标新是寻找你没有的东西,创新是发现你已有的东西。”我想问:当青年人以粗话脏话发泄情绪时,他们喊出的到底是自我的困扰,还是被打上时代烙印的群体性焦虑?当他们以这种近乎潮流的姿态人云亦云,却宣称符合自己的心态,自我是否早已被消解,在“标新”的虚无里成为标签化的藩篱?
没错,这些不纯净的语言就是这个时代的病症之一。它不仅折射出当下年轻人盲目从众的心态,也为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态敲响了警钟。的确,这个时代提倡包容,呼唤多元,但包容不是纵容,对粗俗的纵容就是对高尚的怠慢与亵渎。我们需要一个承认并允许不同声音存在的开放平台,但不代表可以任其腐化,随其发展。当今的互联网平台,作为众多流行语催生和泛滥的媒介,其混乱之态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荣格曾言“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若依旧听任所谓的潮流传播负能量的病毒,危害的将不仅仅是语言,更是国民思想与精神的纯净。
在《被湮灭的和被拯救的》一书中,曾经的纳粹集中营犯人回忆德国“黑话”时曾坦言:“说出那些粗俗的话让德国犹太人的舌头灼痛,那一刻他们仿佛成了祖国的陌生人。”拜伦在《唐璜》中哀唱:“祖国啊,你那美妙的诗情为何悄然无声?”而我想发问,作为一个中国人,读得诗词寄得风月,为何我们不能传承汉语的韵味和诗意,而要将其如此糟蹋?语言的纯净需要守候,同时要守候的也是我们对汉语文化的敬畏和作为中国人发扬汉语之光华的民族自觉。
当然,守住语言的纯净,不代表没有对新时代的观照。每个时代都有其被诠释的价值,我们也不能一味保留固有的文字体系。但融入新元素的发展应该是正面的、阳光的,只有清澈的活泉涌入语言,才能更好地焕发其纯净之美。
愿时代洪浪中,你我都能逆波扬帆,坚守语言的纯净。愿时代能在每个人的文化自觉与价值回归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语言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