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7日更新时间:2025年8月27日作者:未知文章ID:90765浏览:

【原文】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
    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归,请市火药,执不予。土鲁番贡玉,请勿纳。辽东议开科试士,以岩疆当重武,格不行。父丧归。服阕,即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与方从哲并命。三辞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道南至,不获见,不敢入直。同官从哲为言,帝令先视事,道南疏谢。居数日,言:“臣就列经旬,仅下瑞王婚礼一疏。他若储宫出讲、诸王豫教、简大僚、举遗失、撤税使、补言官诸事,廷臣舌敝以请者,举皆杳然,岂陛下简置臣等意。”帝优诏答之,卒不行。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一道南始得面谢,自是不获再见。
    道南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书,贿礼部吏,与同里赵鸣阳联号舍。其首场七篇,自坊刻外,皆鸣阳笔也。榜发,同和第一,鸣阳亦中式,都下大哗。道南等亟检举,诏令覆试。同和竞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主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文炳遂极诋,御史张至发助之。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未有肆口谩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帝雅重道南,谪文炳外任,夺嵩等俸。御史韩浚、朱堦救文炳,复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有删改)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B.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C.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D.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专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授、进、历、擢、署、拜在文中都是和官职有关的词语,其中进、擢指提升官职,署是代理官职。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南在东宫给太子讲学时,太子有时不专心,他就设法让太子集中精神听讲。
    B.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坚持不卖火药给朝鲜人贡的使者,也建议不收纳吐鲁番进贡的宝玉。
    C.道南敢于直谏,但他在朝廷任职,却只被皇上召见一次,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
    D.道南因为揭发汤宾尹科场事,受到了御史李嵩、周师旦等人的攻击,但依旧得到皇帝的鼓励和挽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优诏答之,卒不行。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5分)
    (2)台谏劾阁臣,职也,未有肆口谩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5分)

【参考答案】
    10.选A。原文“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11.选B。这个说法不准确。(1)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2)太后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后。汉朝太后居长乐宫,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又称东宫。(3)妾媵所居之宫,代指嫔妃。
    12.选C。(“只被皇上召见一次”并不能推断出“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13.(1)皇帝下嘉奖诏书答复他,结果不实行。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得分点:卒,1分。不行,1分。“召见群臣慈宁宫”省略“于”,也是状语后置句,1分。其余两句句意各1分。)
    (2)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任意张口辱骂的。已经使国家遭受极其严重的侮辱,请立刻罢黜。(得分点:“台谏劾阁臣,职也”,判断句,1分。肆,任意,1分。辱,使动用法,1分。句意,2分(“台谏弹劾内阁臣子”“请立罢黜”)
    【参考译文】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考上进士。受任编修,升为左中允。在东宫轮值讲读。太子偶尔看往别处,吴道南就停住不讲拱手等待,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曾任左谕德少詹事,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代理部里事务。
    吴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对政治体制有明确而透彻的认识,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吐鲁番进贡宝玉,道南建议不收纳。辽东讨论开始科举考试读书人,他就认为险要边疆应当注重武备,就阻止了,不实行。父亲死亡,他回去守丧。守丧期满,就在家里被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和方从哲同时被任命。他多次辞谢却不被允许,过了很久才入朝。按旧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当面感谢皇帝然后到任。当时皇帝很久没有上朝,官员们就都先到任了。吴道南到任,见不到皇帝,不敢入阁值班。同僚方从哲跟他说,皇帝命先就职,吴道南上疏谢恩。过了几天,进言:“臣到职已经十多天了,只下来瑞王婚礼的一封奏疏。其他如太子出宫讲读、各王事先教导、选任大官员、举荐遗漏的人才,撤销税使、补充谏官这些事,朝廷上的臣子来请求的口舌都说得疲劳了,却全部杳然没有结果。这难道是陛下选用臣等的意思。”皇帝下嘉奖诏书答复他,结果不实行。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吴道南才得到机会当面感谢,从此就没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皇上。
    吴道南辅助大政不盲从,在当时很有声望。丙辰年,和礼部尚书刘楚先在一起主持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使沈季文的儿子,目不知书,却贿赂礼部的官吏,跟同乡赵鸣阳的号舍相连。他的首场七篇文章,除抄自书坊刻印的以外,都出自赵鸣阳的手笔。发榜了,沈同和考了第一,赵鸣阳也考上了,京城里因此大闹起来。吴道南等多次检举,皇帝下命令复试。沈同和一整天才写一个字。交到司法部门治罪,流放到极边远有瘴气的地区,赵鸣阳也被除名。
    在这之前,汤宝尹科场案件,实际上是吴道南揭发的,因此他们一伙嫉视吴道南。御史李嵩、周师旦就联合上奏章弹劾他,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击尤其出力。吴道南上疏辩白请求退休,很冒犯了刘文炳。刘文炳就极力诋毁,御史张至发帮助他。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任意张口辱骂的。已经使国家遭受极其严重的侮辱,请立刻罢黜。”皇帝很倚重吴道南,将文炳谪贬至京城外任职,剥夺了严嵩等人的俸禄。御史韩浚、朱堦也救援刘文炳,又诋毁吴道南。吴道南更加要求离去。闭门不出一年多,上疏二十七次,皇帝依旧鼓励和挽留他。正逢上他的继母的讣告到来,于是赏赐路程费,派遣行人护送回去。天启初年,因为皇帝广施惠,他在家中被晋升为太子太保。闲居二年后死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

  • 雁门太守行

    【原文】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

  •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原文】 连州腊日观莫徭①猎西山 刘禹锡 海天杀气薄,蛮军部伍嚣。 林红叶尽变,原黑...

  • 王湾《次北固山下》 陈与义《除夜二首(其一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

  • 南方的水

    【原文】 南方的水 张炜 浅而细、悠而长的南方之水,流动着,蜿蜒而去。它像少女黑亮...

  • 金昌绪《春怨》 刘方平《春怨》

    【原文】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