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院题名记①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2日作者:司马光文章ID:37567浏览:

【原文】
    谏院题名记①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宫。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②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③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④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选自《温国文公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是司马光于宋仁宗末年知谏院时所写。②天禧,宋真宗的第四个年号。③庆历,宋仁宗的第六个年号。④嘉,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

【问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居【是】官者
    (2)彼【汲汲】于名者
    (3)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为任亦重    【其】真无马也(《马说》)
    B、刻【于】石    【比】至陈(《陈涉世家》)
    C、四海【之】众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D、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则》)
    13.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宋朝设立谏官的目的和特殊之处。
    B、本文也体现了作者司马光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
    C、本文的记叙简洁利落,既做到面面俱到,又惜墨如金。
    D、本文涉古论今,文意丰厚,感情充沛,令人回味不尽。
    14.你认为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分)
    (1)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2)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

【参考答案】
    11.(1)这,这样
    (2)心情急切的样子
    (3)谋划(打算)
    12.D
    13.A(2分)
    14.本文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3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就能得满分,意思接近即可)
    15.(1)(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2)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
    附:文言文翻译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当谏官的人,(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把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清楚地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鲁山山行①

    【原文】 鲁山山行①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

  • 野泊对月有感

    【原文】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

  • 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 城南

    【原文】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

  • 书愤

    【原文】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

  • 宿牛群头①

    【原文】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