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鱼网又何妨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4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44484浏览:

【原文】
    晒晒鱼网又何妨
    ①中国有许多内涵丰富,设喻生动,寓含着深刻哲理的俗谚成语,读后令人深思;但也有一些褒贬偏激,扬抑失当的,今天应重新作辩证的分析。
    ②就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吧。它与“一曝十寒”同义,都是用来贬损那些工作与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恒,以至一事无成者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所言极是。但反过来想想,天天打鱼,从不晒网,又当如何呢?且不说人的体力能否坚持下去,就是网,也会因长期浸泡得不到晾晒而霉烂。没有网,又怎么能打鱼?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能调节人的体力,又能延长网的寿命,有利更长期、更大量地打到鱼,这岂不是一种科学的生产方法?
    ③既然人们常用谚语来比喻学习和工作上的情况,那不妨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学习与工作是否需要“晒网”。我们知道,金属机件长时间、超负荷地运转,就会因“疲劳”而断裂,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呢?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过于疲劳时,若不适当休息,就不能恢复功能、提高效率。学习与工作老是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可见,学习、工作不能排斥休息。晒网,就是为了保护鱼网,以利于多打鱼;休息、娱乐,是为了调节大脑和身体,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古今中外,许多在事业上有伟大建树的人其实也并不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适当的休息、娱乐正是他们更有成效地工作的开端,只不过他们“晒网”的方式各有特点罢了。大文豪鲁迅习惯于夜深人静之时秉烛而书,但他下午是必须睡觉以消除疲劳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常常在较长时间的写作之余,写几首小诗自娱,或演算几道数学题调节头脑;东晋文学家嵇康读书之余爱鼓琴;不少当代科学家都喜欢在余暇时间养养花。至于革命领袖们喜欢钓鱼,爱好桥牌,擅长弹琴……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⑤古人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工作与休息,也是一张一弛。“弛”是为了“张”,没有“弛”,又何来“张”?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必要的休息又何妨呢?
    (选自《换个角度看世界》,有改动)

【问题和参考答案】
    2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案】25、必要的休息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工作。
    26.第②段加点词“这个意义”指的是什么?(3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所言极是。
    【答案】26、用来贬损那些工作与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恒,以至一事无成者的。
    27.第③段中加点的词,“晒网”比喻的是①;“鱼网”比喻的是②;“打鱼”比喻的是③。(3分)
    【答案】27、①休息、娱乐②大脑和身体③更好地学习、工作。
    28.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28、举例论证。列举了鲁迅下午必须睡觉以消除疲劳,马克思写小诗自娱或演算几道数学题调节头脑,嵇康读书之余爱鼓琴,当代科学家欢在余暇时间养养花,革命领袖们喜欢钓鱼、爱好桥牌、擅长弹琴的事例,具体、有力、突出地论证了“许多在事业上有伟大建树的人适当的休息、娱乐正是他们更有成效地工作的开端”的分论点,进而论证“必要的休息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工作"的中心论点。
    29.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认识。(3分)
    【答案】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1)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多次受到牛魔王

    【问题】 (1)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多次受到牛魔王家族的威胁和刁难,请简述其中...

  • 《绝句二首》(其二)①

    【原文】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

  •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原文】 西江月 问讯湖边春色 【南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

  • 氧气是否会被耗尽

    【原文】 氧气是否会被耗尽 ①氧气是地球上大多数生命进行各种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 幽居

    【原文】 幽居 韦应物①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

  • 愁乡石

    【原文】 愁乡石 张晓风 到 鹅库玛 度假去的那一天,海水蓝得很特别。 每次看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