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特色的打树花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5198浏览:

【原文】
    别具特色的打树花
    ①随着春节临近,蔚县大街小巷里的年味儿日渐浓郁。“树花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超大鼓风机正在高速运转,大型炼铁炉里火苗子蹿个老高,师傅们还不停地往炉膛里添炭加铁。有人不禁就要问了,他们这是干什么?
    ②原来,他们在“打树花”。
    ③“打树花”是河北蔚县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人们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
    ④“打树花”这一习俗还有着独特的渊源。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溶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朵朵烟花盛开。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其热闹喜庆的氛围绝不输给拥有烟花的富人们,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
    ⑤炼铁水是“打树花”最主要的准备工作。铁水用白口生铁、焦煤和青石三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经过高温炼成,每场表演将用去生铁1200多斤、焦煤四五百斤以及青石料若干。炼好的铁水温度高达1600多度,随着不断加温,铁水从排渣口喷涌射出,还没表演已经蔚为壮观。
    ⑥“打树花”的场面既刺激又宏大。正式开始前,广场上举行了一段民俗表演。随着鼓声雷动,灯笼舞和跑旱船首先展现,最为庄严的要数“祭炉”仪式,表演者在巨大的炉筒造型前膜拜,然后用动感的舞步表达对新一年风调雨顺的祈福。夜幕降临,匠人们把砸碎的铁器装入炉中,为晚上的活动做着准备。待滚烫的铁水被倒进城墙前面的盆子里,一位师傅就上场了。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上蹿的火苗和炉底被吹出的炭花跃跃欲试,打树花活动即将开始。打树花铁水的温度可以高达1300多摄氏度,稍不注意就会烫伤,所以打树花都是由经验丰富而且胆识过人的高手艺人操作。他们表演的时候戴上用水浸湿的帽子,并且把老羊皮袄反过来穿在身上,这样可以防止被飞溅出来的铁花烫伤。只见艺人把手中在水中浸泡了3天的柳木勺子伸向铁水,火苗子一下就蹿了起来。当他把一勺铁水奋力抛洒向城墙的时候,一颗颗珍珠般大小的红色水珠“哗”的一下,炸成了一簇簇小伞状的金黄色火花,顺着城墙向远处四散开来,观众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一片惊呼。
    ⑦“打树花”作为一项古老技艺,成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蔚县打树花”连同“蔚县古壁画”“蔚县常平仓”两大文化遗产项目一起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问题】
    2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典型的逻辑顺序,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打树花”的?(4分)
    21.认真阅读文章第⑥段,写出“打树花”的具体过程。(2分)
    【    】→炼铁水→舀铁水→【    】
    22.选文第⑤段“铁水用白口生铁、焦煤和青石三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经过高温炼成”中,加着重号的“按照一定比例”为什么不能删掉?(3分)

【参考答案】
    20.打树花的历史、名称的由来、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场面及渊源。
    21.举行“祭炉”仪式    抛洒铁水
    22.“按照一定比例”起限制作用;说明了铁水所需的白口生铁、焦煤和青石三种原料所占分量不同,有具体要求,删去后表意不清楚,不符合实际;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