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冰心文章ID:48003浏览:

【原文】
    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冰心
    白发的老医生对我说:“可喜你已大好了,城市与你不宜,今夏海滨之行,也是取消了为妙。”
    这句话如同平地起了一个焦雷!
    学问未必都在书本上。纽约、康桥、芝加哥这些人烟稠密的地方,终身不去也没有什么,只是说不许我到海边去,这却太使我伤心了。
    我抬头张目的说:“不,你没有阻止我到海边去的意思!”
    他笑道:“是的,我不愿意你到海边去,太潮湿了,于你新愈的身体没有好处。”
    我们争执了半点钟,至终他说:“那么你去一个礼拜罢!”
    他又笑说:“其实秋后的湖上,也够你玩的了!”
    我爱慰冰,无非也是海的关系。若完全的叫湖光代替了海色,我似乎不大甘心。
    可怜,沙穰的六个多月,除了小小的流泉外,连慰冰都看不见!山也是可爱的,但和海比,的确比不起,我有我的理由!
    人常常说:“海阔天空。”只有在海上的时候,才觉得天空阔远到了尽量处。在山上的时候,走到岩壁中间,有时只见一线天光。即或是到了山顶,而因着天末是山,天与地的界线便起伏不平,不如水平线的齐整。
    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黄色绿色却未免浅显小方一些。固然我们常以黄色为至尊,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但皇帝称为“天子”,天比皇帝还尊贵,而天却是蓝色的。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四围是大海,与四围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比如说海上山上看月出,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这两句形容乱山,形容得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原也是的,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等等美丽的小鸟。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反予人以凋落的凄凉。海上的朝霞晚霞,天上水里反映到不止红白紫黄这几个颜色。这一片花,却是四时不断的。说到飞鸟,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的飘浮在浪花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看见蓝雀红襟,只使我联忆到“山禽自唤名”,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
    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视的能力,这句话天然是真的!你倚阑俯视,你不由自主的要想起这万顷碧琉璃之下,有什么明珠,什么珊瑚,什么龙女,什么鲛纱。在山上呢,很少使人想到山石黄泉以下,有什么金银铜铁。因为海水透明,天然的有引人们思想往深里去的趋向。
    简直越说越没有完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说句极端的话,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
    争论真有意思!我对于山和海的品评,小朋友们愈和我辩驳愈好。“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这样世界上才有个不同和变换。假如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脸,我必不愿见人。假如天下人都是一样的嗜好,穿衣服的颜色式样都是一般的,则世界成了一个大学校,男女老幼都穿一样的制服。想至此不但好笑,而且无味!再一说,如大家都爱海呢,大家都搬到海上去,我又不得清静了!

【问题】
    18、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去对比海与山的?与山相比,海有哪些可爱之处?(4分)
    19、文中说“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等等美丽的小鸟”,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试作分析。(4分)
    20、文章最后说“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这无疑显得极端和偏激。但作者又为什么喜欢与小朋友辩驳呢?(不能用原文回答)(4分)
    21、文章是怎样体现作者的“孩气”的?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评。(15分)

【参考答案】
    18、答:角度是:视野、颜色、动态。
    海的可爱之处:海给人海阔天空的感觉;海的蓝与灰显得庄严淡远;海比山显得活泼。
    19、答:欲扬先抑,为下文的对比确立对象基础。野花虽美,颜色虽艳,但“海上的朝霞晚霞,天上水里反映到不止红白紫黄这几个颜色。这一片花,却是四时不断的”;蓝雀红襟自然可爱,“而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的飘浮在浪花之上”,宛如千古颂赞的美人。这样写更能凸显海的美以及作者对海的爱。
    20、答: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感情,应该各有差异与偏向,这样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假使千人一面,人们的思想都定格在共同认定的某一点上,世界就会显得单调无味。
    21、答:全文是用和儿童促膝谈心的口吻来谈论海,以此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的。
    作者对海的顶礼膜拜,是用与大山作对比来完成的。文中一个劲地贬损山的种种“不是”,几乎说得一无是处,这种观察的眼光和叙述的口气,无不显示儿童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作者在拿海与山从颜色上进行对比时,说“蓝色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黄色绿色却未免浅显小方一些。固然我们常以黄色为至尊,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但皇帝称为‘天子’,天比皇帝还尊贵,而天却是蓝色的。”这个类比对照惟妙惟肖,颇具儿童思维定势。
    再者,作者还把黑郁郁的连绵不动的青山比作“病牛”,把海浪比作“银花”,这样的比喻也很符合儿童的想象力。
    最后,作者说“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这种极端与偏激,也正好说明了儿童思想里那可爱的单纯。
    总之,文章无处不显示了十足的“孩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