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湘灵鼓瑟

发布时间:2021年7月8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作者:钱起文章ID:49826浏览:

【原文】
    省试湘灵鼓瑟①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②,常闻帝子灵。
    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②云和:地名,出产乐器。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两句概括题旨,点出湘灵善于鼓瑟,奏出的乐曲优美动听。
    B.“冯夷空自舞”,写动人的瑟声吸引了河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来表现湘灵的哀怨。
    C.本诗摹写音乐使用的表现手法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同,都运用了“以声类声”来体现音乐的魅力。
    D.“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白芷的芳香交织汇合,顺着流水,化作悲风飘过洞庭湖。
    E.全诗描摹了湘灵鼓瑟所弹奏的苦调清音,这种苦调清音表现了湘灵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死在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
    15.结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
    【答案】BC
    【解析】B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C不同,本诗没有“以声类声”的手法,《李凭箜篌引》有,如《李》中“昆山玉碎凤凰叫”。
    15.
    【答案】
    ①突然转折,出人意料——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这是一重意外;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这是又一重意外。
    ②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以景结情,余音袅袅——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节

    【原文】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 凯勒(节选) 海伦 凯勒在出生18个月后...

  • 卜算子·漫兴

    【原文】 卜算子 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 别薛华

    【原文】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

  •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原文】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

  • 行路难(其一)

    【原文】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