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3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3日作者:刘长卿文章ID:50243浏览:

【原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问题】
    8.这首诗是如何围绕“寻”字展开思路的?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5分)
    9.诗人并没有寻到常山道人,但结尾为什么说“相对亦忘言”?请结合你对“禅意”的理解进行分析。(6分)
    【答案】
    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
    【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寻”字是统领全诗的纲,由它引出常山道人的隐居环境。
    【答案】
    诗人沿路寻来,由莓苔上的屐痕猜想居者未曾出门;(2分)然后,由远及近,描绘道人隐居的环境,交代来访不遇;(2分)诗人雨后看松色、寻水源,领略清新宜人的山中美景,处处体现“寻”字。(1分)
    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能力。
    【方法点拨】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特点与诗歌主旨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
    诗人希望通过访晤常山道人来体会清寂、闲逸的“禅意”,(2分)他看到了白云缭绕水边、芳草门前摇曳的道人居所,也欣赏到雨后松色青翠、山水清秀之景,(2分)虽寻访不遇,但已然体会到宁静、恬适的清趣,无需与道人再言“禅意”,自然也就“忘言”了。(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5.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意

    【问题】 5.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有时候...

  • 宿五松山①下荀媪家

    【原文】 宿五松山①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

  • 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 唐 王翰 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

  • 春宫怨

    【原文】 春宫怨 杜荀鹤【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清平调(之二) 赏牡丹

    【原文】 清平调(之二)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