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②前年嫁彭郎③。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②小姑:指小孤山。③彭郎: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C.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D.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
15.“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4.C
15.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2分)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两位美人,她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2分)使客观的自然之景充满了人的情趣。(2分)
【解析】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本题要求赏析“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两句。“两烟鬟”“开新妆”,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以水为镜,梳妆打扮的美女,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小孤山的秀美。这两句诗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