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初阎立本善画,尤工写真。太宗之为秦王也,使立本图秦府学士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1774浏览:

【原文】
    国初阎立本善画,尤工写真①。太宗之为秦王也,使立本图秦府学士杜如晦等一十八人,令学士褚亮为赞,今人间《十八学士图》是也。贞观十七年,又使立本图太原幕府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自为赞,褚遂良题之。其后,侯君集谋逆,将就刑,太宗与之诀,流涕曰:“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中宗尝引修文馆学士内宴,因赐游观,至凌烟阁,见君集像有半涂之迹。传云,君集诛后,将尽涂之,太宗念其功而止。玄宗时,以图画岁久,恐渐微昧,使曹霸重摹饰之。立本以高宗总章元年迁右相,今之中书令也。时人号为丹书神化。
    则天朝,薛稷亦善画。今尚书省考功员外郎厅有鹤,工部尚书厅有树石,皆稷画,称精绝。稷位至太子少保。玄宗时,王维特妙山水,幽深之致,近古未有。维终于尚书右丞。郑虔亦工山水,名亚于维。虔工书画,又工诗,故有“三绝”之目,而宦途迍蹇,终于台州②司户焉。天宝中,御史毕宏善画古松。凡此数公,皆负当时才名,而兼擅工艺。至若吴道子画鬼神,韩幹画马,皆近时知名者也。尔后画者甚众,虽有所长,皆不能度越前辈矣。
    大历中,吴士顾姓以画山水历托诸侯之门。每画先帖绢数十幅于地,乃研墨汁及调诸彩色,各贮一器,使数十人吹角击鼓,百人齐声啖叫。顾子著锦袄锦缠头,饮酒半酣,绕绢帖走十余匝,取墨汁摊写于绢上,次写诸色,乃以长巾一一覆于所写之处,使人坐压,己执巾角而曳之。回环既遍,然后以笔墨随势开决,为峰峦岛屿之状。或谓顾画亘古未有,乃其所长。夫画者淡雅之事,须有所师承,今顾子瞑目鼓噪,奇则奇矣,其画之妙者乎?
    (取材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
    注:①写真:肖像画。②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

【问题】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立本图秦府学士杜如晦等一十八人    图:画(动词)
    B.中宗曾引修文馆学士内宴    引:招引
    C.而宦途迍蹇    迍蹇:顺利
    D.皆不能度越前辈矣    度越:超越
    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宗之为秦王也    褚遂良题之
    B.太宗念其功而止    其画之妙者乎
    C.以图画岁久,恐渐微昧    然后以笔墨随势开决
    D.每画先帖绢数十幅于地    取墨汁摊写于绢上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
    我为了你,今后再也不登凌烟阁了。
    B.立本以高宗总章元年迁右相,今之中书令也
    阎立本在高宗总章元年升为右丞相,相当于今天的中书令。
    C.王维特妙山水,幽深之致,近古未有
    王维特别善于画山水,幽眇深远的韵致,近古以来未有。
    D.凡此数公,皆负当时才名,而兼擅工艺
    这些人,都辜负了一时的名望,而只擅长一种手艺。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唐太宗在凌烟阁挂上阎立本所画的功臣像,并亲自撰写赞语,反映他对功臣的重视。
    B.侯君集犯罪被杀,有人涂抹了他在凌烟阁的画像,传说唐太宗及时制止了这种行为。
    C.唐初画家阎立本、曹霸、薛稷、王维、郑虔、吴道子等,都因擅长绘画而官运亨通。
    D.大历年间,吴地一位姓顾的画家因擅长以奇怪的方法画山水画而多年出入诸侯门第。
    10.请你概括出第二大题文言文第三段对顾子作画方式的两种看法;并选择一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不少于200字,12分)

【参考答案】
    6.C(迍蹇zhūnjiǎn,指困顿不顺利)
    7.D(两个“于”都是“在”)
    8.D(负是具有,享有的意思)
    9.C.(几个画家并不都是官运亨通)
    10.评分要求:
    文本中对顾子作画一种认为他作画方式“亘古未有”,能“历托诸侯之门”,有其创新的一面(2分);而作者认为其作画方式“瞑目鼓噪”,而非淡雅之事,没有继承(2分);结合创新或继承一方面联系生活谈(4分);语言(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