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粟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0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晁错文章ID:55793浏览:

【原文】
    论贵粟疏
    西汉·晁错
    ①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②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③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问题】
    22.第①段推断百姓“离乡轻家”“不顾廉耻”的根本原因是【    】。(1分)
    23.第①段为什么不直接提出主张而提及“明主”的做法?(3分)
    24.第②段画线处有两种断句版本,选择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3分)
    A.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B.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25.下列属于“贵粟之道”的一项是(    )(2分)
    A.务民于农桑
    B.薄赋敛,广畜积
    C.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D.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26.评价作者对“商贾”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22.(1分)不农
    23.(3分)以“明主”重视农业生产的效果供执政者借鉴,委婉地批评了当今君王施政上的不足,增强了劝谏效果。
    24.(3分)B项,理由是:A句的“急征”与“赋敛”重复,不合语意语法;B句四字短式强化当政者的横征暴敛,“朝令而暮改”是“不时”的具体体现,句式与内容上更契合上下文。
    25.(2分)C
    26.(4分)文中将农民辛苦却贫穷和商人安逸却富裕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政治主张。在农业立本的西汉时期,向君主进谏重视农业生产很有政治远见,但否定商人及商业活动的作用有局限性。
    评分说明:文本分析1分,作者观点1分,辩证评价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