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展前言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2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作者:蒋远桥文章ID:55859浏览:

【原文】
    文房展前言
    蒋远桥
    ①到博物馆,我们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以艺术门类为基本单位的展馆,如陶瓷管、铜器管、雕塑馆、玉器馆等,各个展馆内则陈列着许多单个的“典型器物”,这些器物当然远比照片影像更为真实,但我觉得,这些按门类、按年代或者按质地、按用途陈列的“实物”,还并非“真实”:无数从古代生活中移出然后转入博物馆的瓷器、铜器、雕塑、玉器,都被剥夺了原来所处环境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博物馆里,它们仅用来增加我们专门艺术门类的某些知识。而那些被忽略的原始环境,也应该是甚至更应该是作为器物“真实”的一部分。
    ②为了理解的连贯,我们可以先从影像说起。
    ③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仿佛这一概念就已经在哲学、艺术、文学各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机械复制的繁荣,尤其是电子世界的产生,人类现今更无可救赎地停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身边的影像越来越繁多,影像的内容越来越齐备,生活、研究、批判越来越受到影像的帮助的同时离不开影像。
    ④人们十分愿意相信照片即真实。但是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即能知道,即使从未被制作的影像如照片,也远非真实。一位摄影师在拍摄任何一副作品时,往往要同时或者严格地说是连续拍摄数十张,然后从中选择出自认为满意的一副,比如这张照片具有令摄影者满意的表情、光线、角度、结构,而未表现或者未恰当地表现这些东西的照片即被认为是“非真”的。
    ⑤比如,当我进入敦煌第130窟,通高26米的弥勒佛高耸在眼前,在佛像前面感觉到的只有无能为力和相形之下的渺小:佛低垂双目,似乎在看着我,使我觉得自己似乎将要失去固有的信仰。而面对照片时,我们可以冷静地发掘、细致地思考,一些直面26米大佛本身时无法进行的思考或感受,都变得轻松自然。大佛照片取消了大佛的高度带给参观者的压力、震撼。
    ⑥基本上每个敦煌石窟都是建筑、绘画、雕塑、书法共同配置的综合体,它还具有礼仪、宗教意义,若非电灯的发明,在数百年前的采光条件下,壁画尤其是顶上的藻井图案基本无法让人看见。况且,部分洞窟作为庄严、肃穆的宗教礼仪场所,本来是藏而不使人见的。若非处于真实的石窟空间里,我们也就失去了古代僧侣在缥缈、昏暗的洞室中的宗教情怀?
    ⑦影像是这样,其实,被布置成碎片的实物也是这样。面对一件件摆在我们面前分门别类的实物,我们无法真正走进古代文人的生活。
    ⑧【    】走进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等共同配置的古代文人的生活空间,我们【    】能真正走进古代文人的生活。这个空间,应该让我们感受它,接受它,接近它,走进它、而不是提供影像,也不是提供碎片,让我们欣赏它,分析它,获得了认识,然后离开它。这个空间应该有实和虚也即物质和精神两层。【实的层面,从竹树翳深庭户虚寂,到惠风和畅窗明几净,到书桌禅椅,朴素柔美,到纸墨相发笔砚精良,到缩龙成寸,山林古木助案头清气。】虚的层面,当然就是这些内容营造出来的氛围,还有面对这些文人生活的物件时,打磨家具时,写字刻印时,伺候盆景时,制作文玩时,具有的礼仪、宗教意义,这和敦煌石窟何其相似。
    ⑨当然,精神层面的空间也必然与处在这个空间内的人相关。明代高启说: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高启强调了人的重要性。我总觉得,这两层是从来不能分开的。人很重要,居也很重要;依于仁很重要,游于艺也很重要。质很重要,文也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注】①文房展:文房,“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简称,泛指文人书斋文化中的器物。展:展览。

【问题】
    1、第③节加点词“柏拉图的洞穴”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联系第④⑤段的内容,分析第①段“展馆内的器物比照片更为真实”的原因。(3分)
    3、填入第⑧段空缺处合适的词语是(    )(2分)
    A、如果    就
    B、只有    才
    C、只要    就
    D、除非    才
    4、对第①段“原始环境”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石窟中缥缈昏暗的洞室环境。
    B、指建筑绘画等共同配置的环境。
    C、指含礼仪宗教意义的空间环境。
    D、指原生的环境氛围与精神文化。
    5、简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3分)
    6、前言也称为序,作为一次文房展的前言,本文内容是如何体现文体特点的?(4分)

【参考答案】
    1、(2分)非“真实”(1分)的影像世界(1分)
    2、(3分)展馆内的器物(1)不包含主观取舍的因素(2)更能带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心灵冲击力。(1点2分,2点满分)
    3、(2分)B
    4、(3分)D
    5、(3分)语言整饬,读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感、韵律美;多用成语、文言,引经据典,古朴典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6、(4分)本文以敦煌洞窟为例,指出展馆要有典雅别致的生活空间和艺术氛围(实),以及在此基础上附着的礼仪宗教等文化意义(虚)。强调“处在这个空间”的人的精神品质的重要性,含蓄表达了对此次文房展主人的期待。体现了以介绍、评论所引介内容为主的序言这种文体的特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 溪居

    【原文】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①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

  • 春日书事 春日

    【原文】 春日书事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 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 数棂...

  • 晚春

    【原文】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

  • 乡村四月 山雨

    【原文】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