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围作
韩偓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
贼火遍郊坰,飞焰侵星汉。
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
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既刻画一个英武悲壮的将军形象,又暗示局势紧张和环境恶劣。
B.颔联“遍”“侵”二字富有表现力,形象表现出敌军众多和气焰嚣张。
C.“郊坰”“星汉”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展现了将军密切关注敌军情况。
D.“积雪似空江”的雪景特点,与“瀚海阑干百丈冰”有异曲同工之妙。
15.本诗的尾联与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何不同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3分)A(A项,首联通过“仗剑”“夜巡城”等细节刻画一个英武的将军形象,也可看出局势紧张,“衣襟满霜霰”可推知环境恶劣,“悲壮”属于过度解读。)
15.(6分)
(1)本诗尾联“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表达的是将军倚靠墙头长叹的场景,流露出思乡的感伤(1分),使全诗激烈昂扬的格调有所低回(2分)。
(2)《雁门太守行》的尾联,表达的是奋死抗敌、尽忠报国的决心(1分),使全诗多了一份悲壮色彩,提升了全诗的格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