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村居(会寻思)

发布时间:2015年7月5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3日作者:张养浩文章ID:23215浏览:

【原文】
    双调·殿前欢·村居(会寻思)
    张养浩
    会寻思,过中年便赋去来词。
    为甚等闲间不肯来城市?只怕俗却新诗。
    对着这落花村,流水堤,柴门闭,柳外山横翠。
    便有些斜风细雨,也近不得这蒲笠蓑衣。

【注释】
    会:正在。
    赋去来词:指辞官隐退,典出晋陶潜辞官归隐时曾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向。
    等闲间:平常,这里意为轻易、随便。
    俗却新诗:指在城市做官或来往于豪门,会使所赋新诗俗不可耐。
    蒲笠蓑衣:用蒲草编的斗笠,用蓑草编的雨衣。后两句化用张志和《渔父》词后三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这首曲写隐居生活的闲适安稳。全曲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表达其中年归隐的态度与决心。张养浩在至治元年(1321)因直言进谏,惹得英宗不愉快,他深感继续在朝为官的风险,便以父老归养为由,辞官归乡里,隐居于归云庄。当时51岁,所以说:“过中年便赋去来词”。接下来两句表达了他归隐的决心,他把来往于城市,看成是“俗却新诗”,从而突出了官场与豪门的污俗与归云庄的高雅。
    后五句为第二部分,写隐居环境的优美,隐居生活的安逸宁静。这里有山有水,有落花有垂柳,风光秀丽,闲适安宁。空下来无事,就戴上斗笠,披着蓑衣,到江畔垂钓,纵有斜风细雨,也不须归去,十分从容潇洒。

【题解】
    《村居》描述了辞官隐退后的闲适生活,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

双调·殿前欢·村居(会寻思)
双调·殿前欢·村居(会寻思)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