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小路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龙应台文章ID:47998浏览:

【原文】
    山间小路
    龙应台
    ①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一条山中小路。在那条不径上,朱熹、张、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②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③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会面。他要和张面对面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被老百姓呼为朱张渡。
    ④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⑤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何等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郁悒而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再过30年,宋理宗读朱熹的“四书”注释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大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⑥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幢幢。决定他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⑦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⑧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建,是因为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⑨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雅儒”,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⑩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问题】
    18、作者写百泉轩和百泉轩院里的泉水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19、文中最后一句中“最深邃的起点”的意思什么?
    20、第⑧段中提到“不灭的抗争力量”指的是什么?从全文看,这种抗争力量的“不灭”是怎样体现的?
    21、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这条小路曾见证了历史上那么多文化名人的精神追索历程,所以作者才对它情有独钟。
    B、作者认为800的前的中国政治统治是清明开放的,因为文明得以自由的传播。
    C、作者困惑于朱熹的人生际遇,想要弄明白文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D、岳麓书院的兴衰史,昭示出历史上政治霸权与文明之间的压迫与抗衡的历史。
    E、文明不屈从于政治霸权的社会才是一个思想发达的社会。

【参考答案】
    18、从结构上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段文明的脆弱过渡到文明在政治霸权前的不屈;从内容上说,作者正是以写百泉轩及百泉轩泉水的永恒不息来象征文明的源远流长。
    19、给了我们无数启示和教诲的传统文明、古老文化。
    20、这种“不灭的抗争力量”指的是对抗政治霸权的历史文明和文化。
    政治霸权的高压和玩弄下,为真理、正义而执著的人,如朱熹、刘珙、永远受到人们的纪念,他们的理论和人格震古烁今;书院,这个文明的象征,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起来,说明文明的传承并不因政治霸权的更迭而中断。
    21、B、C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