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7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张炎文章ID:49405浏览:

【原文】
    朝中措
    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注】张炎:南宋词人。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

【问题】
    8.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分析。(6分)
    9.请赏析“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一句的表达特色。(5分)

【参考答案】
    8【答案】(6分)本词借个人的羁旅之愁,(1分)抒家国之恨,抒发了江山易主,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2分)词人冒雨出游,想通过观潮赏花来消忧,却被“梨花冷看”,(1分)只得转向莺啼燕舞的琐窗朱阁,在欢歌曼舞中一醉消愁,(1分)哪知酒醒之后,才知无家可归。(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词的内容。本词上片“清明时节”二句,描写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翻被梨花冷看”。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古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流浪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其次要关注注释,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本词很明显是作于宋亡之后,所以应有家国之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答案】(5分)梨花冷眼看人,责怪诗人为何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苦恋呢?(1分)诗人不写自己对故国家乡的思念,(1分)反说自己被梨花责备,(1分)这种拟人和反写的手法,(1分)使抒情更加委婉含蓄,也更能催人泪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雨洒梨花,本也是极美妙而又难得的一景,可是张炎并没有照实写来,而是反过来写梨花看人,而且是“冷看”,并且从她那冷淡的眼神中,词人感受到一种责怪之意——人生于世能像你这样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如此痴情苦恋吗?这“遭遇”,这“责怪”,与词人冒雨出游之意,真是适得其反,而又有口难辩,上片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可是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赋予客观景物以情感而后反写过来的方法,更能收到曲笔深情、宛转有致的效果,因而在词中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