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故凡言议期命①,是非以圣王为师,而圣王之分,荣辱是也。是有两端矣:有义荣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有势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荣。
(《荀子·正论》)
【注】①期:约定;命:指给各种事物命名。
23.什么是义荣?请用原文回答。(1分)
24.联系材料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荣誉观。(4分)
【参考答案】
23.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1分)
24.材料中荀子把荣誉分为“义荣”和“势荣”(1分)“义荣”是靠自身言行修养获得的荣誉。“势荣”是靠外在功名利禄获得的荣誉。(1分)启发:赞同“义荣”,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品德修养,增长智慧和才干(2分)。(或:“义荣”与“势荣”并不矛盾,既要加强修养,又要追求事功,更好地服务社会)
【解析】
23.
试题分析:由“夫是之谓义荣”一句中的“是”所指代的内容可知答案为前面的“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4.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译文】凡是要发表议论或规定事物的名称,都要以圣王为标准。而圣王的纲要,则是荣辱。荣辱各有两个方面,有内在的荣,有外在的荣;有内在的辱,有外在的辱。志意美好,德行美厚,思虑精明,这是发自内在的荣,就是义荣。爵位尊贵,贡禄丰厚,势位高,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这是来自外部的荣,这就是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