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集 > 作文 >

心之所向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4日更新时间:2025年7月25日作者:未知文章ID:90216浏览: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
    ②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③中学生人生规划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④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
    ⑤兴趣是人生规划的起点,但并非终点。
    ⑥让青年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心之所向
    一个人不失去方向,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题记
    对于材料里老师的说法我很赞同。大多获得成功的人不一定拥有显赫的位置,但必然坚定地朝着当初选定的正确方向,一路坚守。
    我们总在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里的远方是什么样的远方。我想是心之所向的地方,是我们所朝方向的彼岸。
    偶尔有时闲侃,总会叹惜自己生不逢时,自己低人一等,输在了起跑线上……像个没完没了的怨妇,怨天怨地,怨人怨己。但静心想想,这多少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可笑与幼稚。我们把一切不成功的原因归给别人,而自己又自怨自艾,多荒唐。也许我们真的低人一等,但位置是变化的,方向与未来是由自己规划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与其生活在永无止境的埋怨中不如明确自己要朝的方向,然后迈出坚定的步伐。
    人生旅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心之所向有强大的指引力。如果将人生比作植物,那我们的起点是一样的,都在土里生根、发芽,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天空的方向,不顾一切的向上奋力生长,最后可以眺望云端。如果我们只在乎位置,在乎眼前,平庸立志,随意生活,那最后会成为永远贴在地上的苔藓。
    位置好比名字,而名字又怎样,玫瑰换一个名字仍然芬芳,是因为它心里向往着美和爱。位置就像生活环境,如果是一只天鹅,即使生在鸭窝里,沦落成“丑小鸭”,终有一天它也仍然会展翅飞翔,因为它的心向着蓝天。
    像海中的舵手,我们所在的位置对于大海不值一提,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方向。没有人比海伦凯勒的位置低,但她能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心里朝着光与热的方向,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光明的奇迹;也许没有人比司马迁的位置低,但他能用残缺的身体踏出伟大之道,心里朝着雄伟的圣地,也就有了与日月争光的无韵之离骚。
    “条条大路通罗马”用哲理说明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向罗马,用朝圣殿的虔诚和愚公移山般的不懈,不改初衷,便条条大路通罗马。
    心之所向是前提,但并非幻想,重要的是还要朝正确的地方永不停息。兰波说“我的生命如此广阔,以至于不能仅仅献给力与美”,这是他的方向,我们同样也要坚守心之所向,不懈努力。也许春暖花开的时刻,我们就能面朝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作文给了六则材料,考生需要认真阅读六则材料,并对其分类思考,材料①是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也就是说教育部要求要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把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写进文件。这里的“生涯发展指导”其实就是“生涯规划”,所以这则材料是在说明加强学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材料②指出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是说明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材料③指出中学生人生规划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也就是中学生人生规划要心系家国,放眼世界。材料④说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是说中学生人生规划要从当下做起。材料⑤说兴趣是人生规划的起点,但并非终点。是说人生规划要以兴趣为出发点。材料⑥指出要让青年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也就是说青年(中学生)要在实践中实现人生,成就自我。由此看来材料①②强调了人生规划对中学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后面四则材料则为中学生人生规划指明了具体方向: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从当下做起,在实践中实现人生。据此分析,作文时可以参考以下立意:①谈人生规划对中学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②人生规划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③人生规划要从当下做起,在实践中实现人生;④人生规划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在实践中实现人生;⑤人生规划要心系家国,放眼世界在实践中实现人生。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谁买走了我们的快乐?

    【问题】 2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这样一则《孩子在为谁而玩》的寓言故事。...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