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生活中处处有文化,品味生活的情趣,你会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悟到生活的文化内涵。
材料一:油墩儿讲究的是用料,将面粉和萝卜丝充分搅和后盛放在铁制模具里,等油锅沸腾,轻轻一放,待炸到金黄色捞起,搁在筛子上沥油之后,用粗糙的牛皮纸或旧报纸一包就可以捧着边走边……循着童年的记忆,多少往事带着温暖的温度,成为今天欲罢不能的味道……
——王丽萍《味道》(有删改)
材料二:乔家栅的糕团是上海人喜欢的点心,以糯米粉和大米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有玫瑰方糕、糯米团子、如意糕、定胜糕等,红红绿绿,形状各异。在上海的乔家栅,早起买糕团的人总要排长龙,成为街边的一道风景。
材料三:粽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豆沙、鲜肉和火腿咸肉,其他如莲蓉蛋黄、赤豆、花生等,拌以淘洗过的糯米,用粽叶或苇叶包成方形、锥形、斧头形等。各地民俗中在端午用粽子投江河,缅怀爱国诗人屈原,成为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
【问题】
24.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 】、地方特色、【 】三方面体现了日常活中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4分)
25.下列与美食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争似艄公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
B.穹庐为室分旗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C.君子远庖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也。
D.鲫鱼出网蔽江渚,获笋肥甘胜牛乳。
26.学校举办“美食伴我行,文化有传承”美食节活动,每个班级主推一款美食参加评比。请你从文化的角度写一段推荐文字。(4分)
美食名称:【 】
推荐文字:【 】
【参考答案】
24.童年记忆(生活经历);文化传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4分,每空2分)
25.C
26.给分要点:美食名称(1分)文化意味(2分),语言通顺(1分),(照抄材料内容不得分)
示例1:粽子,端午节前后,人们用苇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蒸煮二成,传说中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缅怀爱国诗人屈原。
示例2:东坡肉,宋朝苏东坡发明的一道菜肴。
示例3:汤圆,与元宵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