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

发布时间:2021年9月30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3日作者:孙光宪文章ID:52435浏览:

【原文】
    酒泉子
    (唐)孙光宪
    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②心,魂梦隔,上高楼。
    注:①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②绮罗: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着绮罗缝制的衣服,即征夫的妻子。

【问题】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首两句,大笔如椽,勾勒出一幅万里长征图。但“空碛”“无边”“万里”也暗示征夫“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心情。
    B.本词上片的后三句,用征夫的所闻、所见、所感来描写边塞行军情景和征途上的悲凉气氛,进一步烘托征夫的悲凉心情。
    C.本词下片的“香貂旧制戎衣窄”是说征夫还穿着用貂皮制作的过季袍子征战,戎衣也显得瘦窄,说明战争时间很长了。
    D.本词下片的“胡霜千里白”句为景语,映衬出征人由于裘敝衣窄难以御寒而引起的怀乡思亲之感,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14.借景物描写表现一种特定的生活场景,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C.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5.有人评价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最后三句深得《诗经·魏风·陟岵》言情法之妙,即“将两地相思之情,见于笔端”。请结合《诗经·魏风·陟岵》,具体谈谈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7分)
    诗经·魏风·陟岵①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②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③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①陟(zhì):登上。岵(hù):有草木的山。②上:即“尚“,希望。旃:犹“之”,语气助词。③屺(qǐ):无草木的山。

【参考答案】
    13.(3分)C
    14.(3分)D
    15.(6分)答案示例:答案示例:诗人通过描写征人想象妻子在家“登高楼”“空倥立”思念自己的情景,曲折表达出浓浓的怀乡思亲之感。引进思妇,扩大了全词的意境。同样,《陟岵》中也写征人行役之感,但不是直接写征人怎样思念父母兄弟,而是写征人想像父母兄弟如何呼告自己,怎样思念自己,这样的表达更显示出征人思亲之情的真挚深切,正是别人道而胜于自己道。
    学生答案言之有理有据,即可斟情可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①

    【原文】 菩萨蛮 数间茅屋闲临水① (宋)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 蝶恋花·送春

    【原文】 蝶恋花 送春 宋代: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远游

    【原文】 远游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

  • 子初郊墅

    【原文】 子初郊墅 李商隐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

  • 卜算子·旅雁

    【原文】 卜算子 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