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集 > 作文 >

说“问”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4125浏览:
    孔夫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王充也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在学习中,我们要提倡“问”。
    问能解惑。“人非知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既然有了惑,那就要解,这就要问师长,问学友,问清楚了,知其所以然,惑就迎刃而解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是“问题大王”,一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问。正是由于好问,他才对许多人视而不见的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深入研讨,开创了电业的先河:所以,常问可以使自己增长聪明才智。
    问能知新。据说司马迁为搜集“大禹治水”这一传说的材料,亲自到尧穴、禹洞考察,遍访当地老人,详细地询问了传说的来龙去脉,积累了大量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材料。据此,他进行了勘误、增补,使这一传说详实地记载了下来。如果司马迁不躬身下问,他就难以面壁修史。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的确,问有所得,问能获得新知。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学业的成败,成就的大小,与问不问有很大的关系。有疑不问,必然疑团越积越多,终至学不下去,半途而废。唯有多问者,才能不断解惑,攻克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不断获得新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说过:“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蠢汉耳……”这句话从反面告诉我们:要学得好,一必须问。
点评:
    这篇示例文从结构到举例论证等方面都成功地模仿了《说“勤”》一文。要写好这篇文章,难点恐怕还在于一时找不到恰当的事例,这就告诉我们:平时要注意一些事例的搜集和归类整理。
    另外,这个题目立意的范围较广,只要能从一个角度论述清楚一个中心问题就可以了。比如示例文是从多问以及问的好处这两个角度立意的,其实还可以从“善问”的角度立意。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