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集 > 作文 >

听书

发布时间:2012年8月4日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作者:张小诗文章ID:4561浏览:
导读:
    一般人都讲“读书”,而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从“听书”这一新角度谈自己对书的认知以及从书中获得的感悟。所谓“听书”,就是对文化经典要细读、深读、反复读,要边读边品味、边思索,这样才能真正吃透书的精髓和要义。文章视野开阔,通过大量引证古今中外名家名著来阐发书中的精华,放谈读书之乐趣,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底蕴,而且融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实属难得。
-----
听书
张小诗
    就一般意义而言,书是用来读的。
    然而,当你面对有分量、有深度、有较深社会文化意蕴的书籍时,不妨以一种凝神谛听的心态面对它,解读它。
    听书,实在是一种很有意味、很有境界的阅读方式。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对一本书或一页书的内涵有相当深的领悟时,诉诸视觉的文字图像往往会转变成一种律动的音响,或深沉或明快或爽直或含蓄,或婉约或豪放或凄咽或欢畅,或直峭峻傲,或平易练达,或诚厚酣畅,或睿智机巧……你所面对的,是作者充满良知、哲思、激情、诚挚的诉说和阐发:面对《论语》、诸子散文及先贤文献,你能听到的分明是一种幽远、敦厚的声音,它向你讲述的是宇宙源变、苍生社稷、国计民生、仁爱忠义、格物体性;你分明能听到老子的古奥、孔孟的诚厚、庄子的恣肆、列子的诡奇、申韩的严峻、韩愈柳宗元的辽阔……这些声音,共同奏响了一个泱泱大国文明的主旋律。
    面对西方历代哲人的著述,我们不难听到先哲们探索宇宙、社会、人生路上那种独人无人之境的长啸与孤鸣。那曾经是洪钟大吕的声音背后深蕴的东西,有的高亢,有的幽深,有的尖利,有的超迈——亚里士多德的明快严谨、《圣经》的慈爱平和、但丁的绮丽幽微、康德的深沉厚重、黑格尔的缜密雄辩、马克思的犀利真挚、弗洛伊德的奇幻多彩……成为西方文明交响曲中一串串响亮精博的音符。
    然而,面对这些博大精深之音,我们要听懂它们,太艰难,太痛苦,太深奥。那么,我们不妨听点儿别的。比如,听屈原为世俗所不容独行汨罗江畔时,向宇宙苍天发出的孤愤拷问;听司马迁在非人屈辱之中穷通古今钩沉史实的人格搏动;听杜甫衣食无计、穷固偃蹇中仍为社稷苍生发出的呼喊;听蒲留仙、鲁迅在人鬼颠倒漆黑酷烈的暗夜中发出的睿智长笑;听曹雪芹、汤显祖在专制与礼教双重桎梏下弹出的那一曲洋溢着人性光彩的心音;听莎士比亚用人性人权的巨响震破中世纪沉闷气氛的震耳大音;听巴尔孔克对金钱、物欲肆意横流的辛辣控诉;听兰波在现代物化文明挤压下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呼喊……
    唉!如果这些声音依然让人感到太沉重,太悲凉,还有可听的:法布尔《昆虫记》里流露的那些因生存和繁衍的本性而发出的生命音符多么自在,多么欢悦,可在那免不了的生死轮回的铁定规律中又氤氲着无可奈何的悲怆;陶潜、袁枚等历代逸士们那一缕超尘脱俗、闲逸自得的心性,虽美妙醉人,但不免又在背后吟唱着人生无常、亲情易散的悲凉……再比如,一本旧史志总回荡着一个地方盛衰更迭、铁马金戈的历史重音;一本家谱总倾诉着一个家族兴衰荣辱、悲欢离合的音符……或许,值得听的书就是这样,听完之后,总给人一点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苍凉感悟和回味。所谓书能陶情冶性,能滋养灵魂。就是它能在一个人的灵魂深处留下一种呢喃或洪大的声音,把人的灵魂引入一种更深刻、更圣洁的彼岸。
    听书,总是要选择纯正的、有品位的、有益于一个人社会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书。
    听书,要拒绝浮浅、庸俗、欺世,甚至下流的东西。
    当然,听什么不听什么,不在于书本身而在于听者。
    记不清哪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跟智者作一次深刻的心灵交谈。那听书听出的声音,正是两个灵魂、两颗心交谈中或碰撞或相融时发出的响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