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3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2日作者:毛泽东文章ID:17877浏览:

    四言诗
    1915年
    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写作背景】
    诗中所提的五月七日,是当时的袁世凯政府在日本提出的二十一项侵华条款上签字的日子。毛泽东面对国家奇耻,以此诗号召学子,要立志报国仇。

【赏析】
    这首诗虽短,但却充分突出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诗人报仇雪恨的心情溢于言表。语言简练,铿锵有力。
    头两句,开门见山地点出事件的严重性:“民国奇耻”。一个“奇”字,点出了袁世凯在五月七日这天,答应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这件事是中华民国的奇耻大辱,万万不能忍受!这两句为下两句做了坚实的铺垫,要报仇是有原因的,不容置疑。“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一问一答,直截了当,简洁有力。如何去报仇雪恨呢?只有让我们青年学生奋发起来,拯救祖国。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刊出:“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踵事增华,异曲同工。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 十六字令三首

    十六字令三首 1934年到1935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

  • 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1914年 晚霭峰间起(萧), 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