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11日作者:毛泽东文章ID:17923浏览: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1936年12月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注释】
    壁:壁垒,指城墙。落照:夕阳。孤城:指保安,在陕北,小村庄多,城市少见,故有孤城之感;而作为党中央所在地,是在国民党统治包围中的城市,故谓之孤城。保安:旧县名,在陕西西北部,邻接甘肃。当时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为纪念刘志丹同志,1936年改为志丹县。洞:指窑洞。出牢人:指丁玲。纤笔:纤细的笔,指丁玲的文笔。谁与似:谁与之相似。毛瑟:德国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手枪,在当时很有名。孙中山在1922年8月24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枝笔胜于三千毛瑟枪”。阵图:古代军队作战的队列图,此处借指作战计划。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在陕西陇县西北,延伸于陕、甘边境,南北走向,延长约一公里,海拔两千米左右。山势峻峭,为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

【写作背景】
    1933年5月,丁玲在上海被捕,囚禁南京三年多。1936年夏逃离,几经周折,于同年11月到达陕北保安。中央宣传部在一座大窑洞里开会欢迎她,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欢迎会。会后,丁玲随红军前方总政治部奔赴前线。在庆阳,丁玲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文——《临江仙》,1937年初,丁玲回延安时,毛泽东又亲自抄录了全文送给她。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1928年与沈从文、胡也频等人组织了红黑社,出版《红黑》半月刊。1931年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杂志。193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3年任左联党组书记。同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囚禁南京三年多。1936年在党的帮助下,逃离南京到达陕北。曾任陕北苏区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1941年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8年出版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宣传部文艺处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在农场长期劳动。文革期间,被关进“牛棚”,备受摧残。1978年后,摘去“右派”帽子,重获自由,又开始了新的创作生活。

【赏析】
    词分上、下两阕,通过对丁玲文武双全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丁玲的欢迎和赞美之情。
    上阕:写党中央在窑洞开欢迎会的情景。“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城墙上的红旗在夕阳中随风飘舞,荒漠中的保安城任秋风劲吹。“红旗飘”与“西风漫卷”突出了陕北的地域特点与自然环境,突出了保安作为党中央所在地的特殊气氛,点明了洞中召开欢迎会的特定氛围。“保安人物一时新”,作为党中央所在地的保安,当时已经成为向往革命、追求光明的广大青年奔赴的地方,而丁玲是红军抵达陕北后,第一个来到苏区的知名作家。一个“新”字,表明保安的革命队伍增加了新的血液,壮大了革命力量,同时也表现了广大革命者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由此引出上阕主旨:“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欢迎丁玲的宴会是在窑洞里举行的,此时的丁玲刚刚脱离囹圄,来到革命根据地,为表示欢迎和庆贺,中央宣传部设宴款待她,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也亲临会场。此次欢迎会,丁玲毕生难忘,她后来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同志,就是在一间大窑洞里举行的欢迎我的晚会上。这是我有生以来,也是一生中最幸福最光荣的时刻吧。我是那么无所顾忌、欢乐满怀的第一次在那么多的领导同志面前讲话。我讲了在南京的一段生活,就像从远方回到家里的一个孩子,在向父亲母亲那么亲昵的喋喋不休的饶舌。”(《写在<到前线去>的前边》)
    下阕:通过对丁玲从军的赞美,生动的刻画了英姿飒爽、文武双全的革命女战士形象,与上阕的人物“新”相对应。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花木兰、穆桂英等巾帼英雄驰骋沙场,为人称道,而丁玲与她们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既写她文笔的作用,又写她英武骁勇的一面。“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精巧的笔谁能与之相比呢?正像三千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同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既是对文艺在革命斗争中作用的描写,又是对丁玲用一支纤笔宣传革命的高度评价。一问一答,避免了平铺直叙,给人以波澜起伏之感。用“纤笔一枝”对“三千毛瑟”,将女作家与装备精良的士兵作比,说明文艺在革命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阵图开向陇山东”,军事地图上的作战计划已开始实施,部队正向陇山以东开进。丁玲随红军前方总政治部此时正辗转于陕甘边境一带,写战争形势亦即写出了丁玲的行踪。“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过去温文尔雅的丁玲同志,以其优美的文笔著称于文坛,今天则投笔从戎,以其文弱之躯随军战斗,其胆略与勇气令人钦佩。“昨天”与“今日”、“小姐”与“将军”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丁玲的英武形象跃然于纸上。
    此词情真意切,自然明快。结构上以丁玲的行踪为序,写出了对她的欢迎、重视、信任和赞赏,脉络清晰,有条不紊,语言上口语入词,使人觉得朴实、平易、亲切、传神。对比方法的成功运用,突现了丁玲女中豪杰的形象,使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有机结合。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1914年 晚霭峰间起(萧), 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

  •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

  • 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