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冬云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5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1日作者:毛泽东文章ID:17953浏览:

    七律·冬云
    1962年12月26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注释】
    冬云:作诗日期12月26日(作者的生日),在当年冬至节后的第四天。白絮:白色的如絮的雪花。罴:熊的一种,现在叫马熊或人熊。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1962年12月26日,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该年12月26日系作者生日。这一年让作者感慨万千。世界风云变幻无常,国际局势复杂纷繁。印度军队从中印边界大举入侵我国西藏;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意大利;法国等40多个国外共产主义政党在各自的代表大会上,以决议这种郑重的形式声明各自的反对中国共产党立场……相反,因为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调整政策,国内经济困难有所缓解,形势渐趋好转。在生日这天,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出一幅大雪弥漫、阴云密布的隆冬图景。“雪压冬云白絮飞”,既写出了雪天里云层很低、沉、浓、厚之状,同时也写出了大雪纷飞的状貌。“白絮飞”这一夸张而贴切的描写奇特而自然。“万花纷谢一时稀”,写出了隆冬时节恶劣天气影响下众多花朵的不幸遭遇。“一时稀”具体写出了凋零的景象。但“稀”只是言其少,并非一点没有了生气。足见诗人造词造句的准确和分寸。
    颔联继首联之后对严冬景象作进一步的描绘,同时透露新的希望:“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高天”,指高空。“暖气”,指春天的气息。高空依然是寒潮肆虐,但大地已是春意微微。这里,作者对隆冬的观察、感受和描写是细腻而贴切的。就节令而言,每年12月22日为冬至。至者极限也。寒冷到顶点以后,则阳气(春至温暖气息)开始萌动。杜甫《小至》诗中有“冬至阳生春又来”句,就是对这种自然规律的反映。
    本诗的首颔两联表面是写严冬季节里恶劣的天气情况,但作者显然不是为写天气而写天气,它是一种象征,是20世纪60年代初严峻国际政治形势的写照。面对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抒情主人公有怎样的反映呢?颈联中,诗人通过赞颂英雄豪杰的大无畏精神直抒胸臆:“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独有”、“更无”前后呼应,显示出作者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为了突出英雄豪杰的非凡勇敢精神,诗人选择了虎豹、熊罴这类凶猛野兽作为对立面,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尾联在环境描写上与首联呼应,但侧重点已发生变化:“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诗人在这里着重要表现的是梅花的气节和精神,而无意渲染冬日雪天的恶劣天气。他通过“欢喜”这一表隋态的动词,将梅花作为拟人化的形象,“夫子自道”,抒情言志。当然诗人为强调“梅花欢喜漫天雪”,特意用“冻死苍蝇未足奇”加以对比衬托,显示了诗人一贯的思维特点。此诗借景寓意,借物言志,充分表达了诗人一贯的不惧一切艰难困苦,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信心和决心,充满英雄主义气概,读后令人感奋。
    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对比的艺术手法。数种手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诗人以“白絮”喻满天大雪,以低沉的“冬云”、纷飞的大雪、凋零的“万花”象征险恶的国际环境,以“英雄”“豪杰”象征大无畏的诗人所代表的中国人民,以“虎豹”“熊罴”象征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以“梅花”象征历经磨难更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以“苍蝇”象征屈从于强权的国家和政党。同时,将险恶的环境与抒情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对比,将软弱渺小的“苍蝇”与傲雪挺立的“梅花”对比,一反一正,一丑一美,以反写正,以丑突出美,有效地加强了表达效果。
 

顶一下
26
72.2%
踩一下
10
27.8%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 十六字令三首

    十六字令三首 1934年到1935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

  • 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1914年 晚霭峰间起(萧), 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