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铃叮当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5日作者:李清明文章ID:37330浏览:

【原文】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人们在洞庭湖淤积的湖州上,围垦成院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甲】【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乙】【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州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是谁家的。
    ⑨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薄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⑩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州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问题】
    14.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多次提到“牛铃”,阅读文章,补充内容。(2分)
    牛犊学走挂铃好帮手——①——公牛发怒摇铃显勇猛——②——水牛圈养铃声少悠扬
    15.本文描写生动、感人,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请你从文中【甲】【乙】划线处,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120字左右)(4分)
    答:【    】
    16.文章结尾处提到“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感悟。(5分)
    答:【    】
    17.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阅读感受,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或者向人们发出号召。(20字以内)(2分)
    答:【    】

【参考答案】
    14.每空1分
    ①水牛温驯响铃任人骑
    ②水牛放养换铃多自在
    15.4分
    示例:我选【甲】处。文中“划动”“抬起”动作描写和“嗯呀——嗯呀”得意叫唤的神态描写,以及水牛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比,形象的刻画出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表达了作者对水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我选【乙】处,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我们骑在牛背上头扎柳帽,腰别弹弓,高扬柳鞭的样子比喻成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生动形象写出我们骑在牛背上得意、自豪、骄傲的神态,更写出了我们与水牛之间的深厚情谊,水牛与我们已形同战友,亲密无间。
    16.5分(每个点2分,语言表达1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淳朴、诗意乡村生活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文中第9段,人们为争牛犊,不惜花费超出几头小牛价值的钱平息纠纷,这种做法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善良、人际关系紧张、冷漠,利益带走了人们诗意的生活。水牛因此由放养改为圈养,没有了绿草映衬、和风吹拂,就更少了曾经在田园放牧的那份自由、惬意,因此内心感到迷茫。所以说牛铃失去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17.2分
    围绕上一题两个答题点回答。
    参考示例
    思考:利益是人们之间相处最重要的东西吗?离开自然环境的生活还美吗?
    号召: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呵护淳朴自然的生活。
    不该为了利益而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临安春雨初霁

    【原文】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②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 思王逢原(其二)

    【原文】 思王逢原①(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

  • 读书声与强国路

    【原文】 读书声与强国路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模糊起来。...

  • 潭上作

    【原文】 潭上作 [唐]张养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

  • 中国花语

    【原文】 中国花语 ①在西方,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这一天,人们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