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乙】石门阎正衡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3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作者:未知文章ID:45285浏览:

【原文】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
    【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问题】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敝:
    (3)请借不许    许:
    (4)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    荷: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B.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C.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D.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2)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2分)
    9.甲乙两文都表现人物的勤奋好学,但写法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6.(4分)(1)热水
    (2)破
    (3)答应,同意
    (4)肩负,扛
    7.(3分)B
    8.(4分)
    (1)(2分)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2分)十年以内正应该读书,四十年后才考虑写文章罢了。
    9.(5分)甲文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与同舍生对比,衬托作者的勤奋好学;乙文则通过阎正衡借书记诵、以薪换书、亲手抄书等具体事例,直接表现他的勤学品质。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夜泊牛渚怀古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

  • 闲居春尽

    【原文】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原文】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偶来

    【原文】 偶来 顾炎武①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②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

  • 渔翁

    【原文】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