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古人评论苏轼《新城道中(其二)》的艺术特色时说:铸语神来之笔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更新时间:2023年11月27日作者:未知文章ID:53226浏览:

【问题】
    古人评论苏轼《新城道中(其二)》的艺术特色时说:“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第二联或第四联作简要阐述。
    《新城道中》①(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②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③。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④。
    注:①宋仁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1071年)苏轼任监官告院。御史以杂事诬奏苏轼过失,轼不自辩,乞外任避之。四月,除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此诗写于1073年春天,诗人出巡察所领各属县。②散材:语出《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③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④耦(ǒu)耕,指二人并耕。此处暗用《论语》中孔子令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参考答案】
    ①“铸语神来”是说苏轼这首诗文句精彩,其语言表达有如神助;“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是说普通人能有这样的诗句,就可以在世间扬名了。
    ②第二联中“散材”、“疲马”,运用比喻的手法,都是作者自况,“搜林斧”,比喻朝廷中的小人对自己的迫害。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卷旆钲”一句写自己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这一联形象地表明作者对政治斗争、对复杂的官场感到厌倦。(或者:表明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