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文摘 >

龚自珍《湘月》简单赏析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0日更新时间:2024年2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65442浏览:

【原文】
    湘月
    (清)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望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①生小客②,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③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萧,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注释】
    ①东华:清代都城中紫禁城东门名东华门,此代指京城。
    ②生小:作者于嘉庆7年(1802)十一岁时随父入都,在北京生活了十年。
    ③罗袜音尘:美人轻盈之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赏析】
    ①奇特的想象。开篇三句如天外飞仙无端而至,以神话般的境界,表现美丽西子带来的惊喜与震撼,尽显诗人的狂放之态。
    ②运用反问、用典等手法,“屠狗”三句写十年来的理想追求,这种对功名不屑一顾的姿态充分展露诗人心比天高、狂放不羁的一面。
    ③用对比手法,对几年来的人生道路进行反思。“苍茫”“屠狗”“文卷”与“乡亲苏小“笑我非计”的对比,鲜明地显示出诗人的价值转向。
    ④运用想象(虚实结合)手法,苏小小坟地在西湖边,想象她也笑话诗人没个人生打算,暗里则流露出诗人孤身自傲而知音难觅的寂寥之情。
    ⑤下阕前5句,有比喻和用典。用“香草”“美人”比喻理想,用“无处觅”“予怀孤寄”来表现诗人追求理想无望,情怀无处寄托的孤独寂寥之感。
    ⑥“怨去”句直抒胸臆,让缠绵悠远的箫乐带走胸怀大志却无人领会、无处施展的怨愤;让浩荡的剑气平伏汹涌澎湃的心潮,彰显诗人舒张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豪迈情怀。
    ⑦以景结情。最后两句,功名和文名两样最终都像春梦一样了无痕迹,随着桨声消逝在水云之中。既照应开头,又有不尽余味,显示诗人荡气回肠般的旷达胸襟。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